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感冒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上颌鼻窦炎,治上颌鼻窦炎
2018-04-30 09:00阅读:1062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上颌鼻窦炎怎么能根治
二、上颌鼻窦炎如何预防
三、上颌鼻窦炎的危害

上颌鼻窦炎怎么能根治

1、上颌鼻窦炎怎么能根治

全身治疗

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为球菌感染,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药物,药物治疗强调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若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可适当用镇静剂或镇痛剂。一般疗法与急性鼻炎相同。中医中药治疗以散风清热、芳香通窍为主,以解毒去瘀为辅。上颌鼻窦炎怎么能根治

改善鼻窦引流

常用含1%麻黄素的药物滴鼻,收缩鼻腔,改善引流。急性鼻窦炎还可以通过体位改变,进而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而减轻头痛。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

鼻窦置换疗法

适用于儿童多组鼻窦炎患者。

2、上颌鼻窦炎的病因

全身抵抗力减弱,贫血、低蛋白血症、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糖尿病及营养不良等。

局部解剖因素,窦口引流阻塞,上颌窦自然开口位置在中鼻道内变异很多,容易阻塞,如钩突、中鼻甲肥大、泡性中鼻甲、鼻中隔高位弯曲和鼻息肉等,可妨碍上颌窦开口,影响其通气、引流和黏膜纤毛清除功能。

筛窦感染,前组筛窦的下部气房延伸到上颌窦的内上角,骨壁甚薄,感染很易蔓延到上颌窦。另外,筛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经中鼻道流入上颌窦内,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鼻变态反应,因上颌窦黏膜水肿,纤毛消除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窦口通气及引流不畅,而发生慢性炎症,即过敏与炎症混合存在。

齿源性感染。

3、上颌鼻窦炎临床表现

急性上颌窦炎有发热、出汗、乏力、周身疼痛症状,局部症状包括头痛、鼻堵塞、鼻分泌物增多。慢性上颌窦炎主要为患侧或双侧鼻窦、前鼻滴涕或后鼻滴涕,有时鼻分泌物随头部姿势改变而流出,患者自诉痰多且臭,分泌物为黏液脓性或脓性。患者常感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思想不能集中。疼痛的部位通常在同侧尖牙窝处,有时可出现同侧面颊和牙齿的阵发性神经痛、同侧前额、眉根和眼球后疼痛,但无额窦底部及前壁明显压痛和叩击痛。头痛晨起轻,午后或久坐时加重。上颌鼻窦炎怎么能根治

上颌鼻窦炎如何预防

1、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擦鼻涕的习惯和方法

想要预防鼻窦炎,我们一定要改掉擦鼻涕的习惯和方法,调查表明,很多鼻窦炎患者都有一些擦鼻涕的不良习惯。当鼻涕粘稠不易擤出时,患者往往会使劲擤,这样可能会引发鼻窦炎,所以,建议各位患者朋友,在擦鼻涕的过长中,一定不要过度的用力,尽量防止对鼻部的损害。上颌鼻窦炎怎么能根治

2、如果有鼻部疾病,要及时的治疗,防止引发鼻窦炎疾病

如果大家患上了鼻息肉等鼻部疾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因为这些鼻部疾病都是引发鼻窦炎的常见并发症。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已经被列为鼻窦炎的一种单独类型,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积极的治疗鼻部疾病,这是有效预防鼻窦炎的重要措施。

3、尽量少用血管收缩剂类型的药物

很多鼻炎或者鼻窦炎患者,经常服用鼻腔血管收缩剂,专家建议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不可长期使用或禁用。这主要是因为血管收缩物能使鼻粘膜鼻管收缩,使患者的鼻子得以暂时性的通畅,但过几个小时后鼻子又阻塞起来,而且阻塞更重。如果频繁地使用这种药物,可能是导致鼻窦炎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上颌鼻窦炎的危害

1、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它可引起头疼,头晕脑胀,失眠健忘,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困倦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

2、它也可成为病灶

影响周围组织发炎,尤其是眼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等。有长期低热的病人,多方诊治不效,经耳鼻喉会诊确诊为慢性上颌窦炎,经治疗痊愈。

3、引发其它病变

鼻腔与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与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向下引流,直接刺激这些组织,引起各种病变。鼻窦炎症如果破坏鼻窦骨壁,炎症常由此延至其他组织,因为鼻窦位置不同,故引起并发症亦相异,如额窦炎易引起眶内或颅内并发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