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养生诗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养生诗词:李东阳诗词中的茶陵
2016-05-20 17:13阅读:1059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他不单是散文大家、书法家,还是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他的诗文兼师众人之长,……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他不单是散文大家、书法家,还是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他的诗文兼师众人之长,又自铸一格;注重诗音乐美,恢复言情本质;以复古为通变,探索文体革新,这也是他创立的“茶陵体”的三大风格特点。

作为大明王朝内阁首辅大臣、一代文豪,李东阳无疑是茶陵人的骄傲。他虽没有生养在茶陵,可他的根在这里。从宋代开始,李东阳的先祖就在茶陵这片土地上创业、起家、繁衍生息。湖湘文化代表人物、元末学者、李东阳族高祖李祁以及他的儿子李自立和同族兄弟李一源、李高清、李尚宾、李文祥都曾在茶陵定居过。

李东阳的成就,可追溯到他成长的土壤茶陵。这块土地虽然褊小,却从不缺养分。

据统计,自唐中到清末,茶陵共有状元、榜眼、会元各两名,127人高中进士。茶陵科举得才,盛于宋元,显于明清。宋元两朝历届全国科考均有茶陵学子名登金榜,其间,兄弟同榜、父子蝉联、叔侄比肩者屡见不鲜。

一个近乎“化外”的偏僻小县,何以成为人才辈出的“进士之乡”?这得益于茶陵“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的优良传统。从唐至清末,茶陵建书院达38所,均居湖南各郡县之首,并诞生了刘三吾、李东阳、张治、彭维新“四大学士”,享有“四相文章冠两朝”之誉。李祁也在《学校记》中称:“茶陵学校于湖南为盛。”

公元1472年仲夏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一行三人来到茶陵高陇镇荔市村一个叫做荷木坪的地方,爬上杂草丛生荷木高长的山坡,在一处坟茔前停了下来。燃起香烛,供奉好果品之后,三人同时跪了下来,虔诚地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来,三个人眼中都有了泪花。

这三个人便是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李东阳及其父亲李淳和三弟李东川。这次南行省墓祭祖,是李东阳第一次离开北京远行,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茶陵之行。

在茶陵,他们一住便是十八天。他们去了荷木坪祭祖,去了离茶陵地界三十里的雷公峡,祭奠了长眠在那里的族高祖李祁。期间,李东阳还迎来了他二十六岁的生日,他兴致很高,将一路上写下的诗文给族人长辈校阅,如《茶陵竹枝歌》十首,《荷木坪十二韵》等。

“杨柳深深桑叶新,田家儿女乐芳春。刲羊击豕禳瘟鬼,击鼓焚香赛土神。”家乡祭祀土地神的热闹场面,被他写得极为传神,有如再现;“春尽田家郎未归, 小池凉雨试絺衣。园桑绿罢蚕初熟,野麦青时雉始飞”,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农村妇女春末夏初正葛布缝衣,摘桑养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茶陵,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东阳。

“溪南溪北树萦回,洞口桃花几度开。枫子鬼来天作雨,云阳仙去水鸣雷……”从李东阳的诗文里,我们仰望到了茶陵历史的高度;从进士长廊、书院文化中,我们掂量出了茶陵历史的厚度。李东阳,用自身的智慧为茶陵人做出了榜样,而茶陵,因了其人其诗,便如一袭云阴,穿透了阳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