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利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感染性黄疸,黄疸治疗
2018-05-31 15:00阅读:1110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治疗方法
二、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三、新生儿黄疸预防护理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治疗方法

1、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治疗方法

1.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1.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1.3、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1.4、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什么是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治疗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产妇产道特殊细菌、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不洁等均可以引起新生儿感染,继而出现新生儿感染性黄疸。

3、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怎么办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的一种,如果发现新生儿嗜睡、厌食、精神不振等症状或者更严重的话应该去医院及时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发展)。

2、保暖:体温维持在36~37℃,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轻肝脏负担。应耐心、细致喂养患儿,少量多次,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治疗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如有脓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后,涂以2%碘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光照疗法:按光照疗法护理。

6、遵医嘱用药:给予补液和白蛋白治疗,调整液体速度,纠正酸中毒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7、必要时候换血治疗。

新生儿黄疸预防护理

在怀孕期间,孕妇调整饮食结构,不要一时太饱一时又太饿,不要吃辛热等损伤脾胃的食物。在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的心率,心音,以及是否贫血,同时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的清洁,做好早期预防。

1、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孕妈妈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使宝宝出生后出现胎黄,所以在妊娠期间,孕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黄疸的宝宝全身症状,有没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治疗

4、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