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预防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预防遗传糖尿病,糖尿病遗传,糖尿病并发症
2018-04-03 15:01阅读:1033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怎样预防遗传糖尿病?
二、糖尿病患者能吃枸杞吗?
三、糖尿病发病后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怎样预防遗传糖尿病?

1、怎样预防遗传糖尿病?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做到合理饮食,保持粗杂粮、细粮以及荤素的合理搭配,少吃过咸、高热量的食物以及零食,饮食以清淡为宜。同时,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以利于消耗热量、调整血脂紊乱、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要做到戒烟限酒。其次,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还要做到戒烟限酒

专家指出,一次巨大的打击就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因此,一定要以健康为中心,生活上潇洒一点、经济上糊涂一点。再次,要尽量做到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官位、忘记恩怨,多管齐下以便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由此看来,糖尿病子女的患病几率比普通人大,父母和子女都有必要做好预防措施,将发病率减到最低。

怎样预防遗传糖尿病

2、糖尿病的早期征兆

2.1、体重下降: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身体的葡萄糖不能够充分的被利用,使得脂肪和蛋白质加速的分解,消耗的也非常多,体重也会出现严重下降,所以会出现消瘦的情况。

2.2、饮水增多:因为患者的尿日益增多,使得水分丢失的非常多,细胞内脱水现象严重,高血糖指标加重,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这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

2.3、皮肤:患上糖尿病有何明显症状?糖尿病早期症状在患者的皮肤上的表现一般比较明显:下肢、足部溃疡可能长期得不到治愈;或者可能伴有反复的皮肤、外阴感染;皮肤擦伤或抓破后不容易得到愈合,或者出现龟头炎、外阴炎、阴道炎等反复发作。

2.4、饮食增多:因为多尿,导致尿中的糖份丢失了很多,使自己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下,能量也非常缺乏,引起食欲亢进,才会出现多食的现象。

2.5、出现乏力:因为人体不能充分的利用葡萄糖来有释放出自己的能量,从而使得自己感到非常的乏力。

3、糖尿病日常预防3细节

3.1、限制饭量。合理安排饮食,饮食宜清淡,要避免糖分和脂肪摄入过多。

3.2、多吃杂粮。一方面可以通过其他杂粮来降低自身每天的饭量;另一方面,常吃高纤维的食物、水果。

3.3、多喝咖啡。每天喝6杯不含糖和奶精的咖啡,患病率可降低约三分之一。咖啡中富含钾、镁与氧化剂,可以帮助细胞更好地吸收糖分,喝太少则几乎不起作用。

怎样预防遗传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能吃枸杞吗?

从中医角度来说,很多长期患病的糖友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肾阴虚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头晕目眩、容易疲劳、失眠多梦、腰膝酸痛、手脚心热、耳鸣等。枸杞性味甘平,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轻上述症状,因此不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剂里都会用到它。《汤液本草》记载枸杞治疗“生渴而引饮,肾病消中”,“肾病消中”就是现在的糖尿病,即是说枸杞可以改善糖尿病口渴,民间验方中用枸杞10克蒸熟后嚼着吃,每天2~3次。

枸杞有温热身体的效果,体内有湿热及痰湿中阻的糖友,性情急躁爱发脾气、平日里爱吃肉且满面红光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正感冒发烧或腹泻的人,就不要吃了。

怎样预防遗传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后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悸、手颤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下降、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4、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时血乳酸>5mmol/L,动脉血pH<7.35,虽然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但病死率较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