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性病专题 >> 艾滋病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治疗
2018-01-04 09:02阅读:1058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口交可以感染艾滋病吗
二、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三、艾滋病的危害有哪些

口交可以感染艾滋病吗

1、口交可以感染艾滋病吗

口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您正在执行口交,和你对别人进行口交。有与这两种情况下相关的风险。

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通过接受口交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尽管唾液还没有被证明是传播艾滋病毒的感染,如果你进行口交的人有艾滋病,血液从人的嘴里可以通过阴道传送病毒,阴茎(尿道),肛门,或尖直接进入人体通过一个小切口或开放性溃疡附近的生殖器。风险程度是未知的,但大多数卫生官员能同意,这是低于无保护的肛交或阴道性交。

口交可以感染艾滋病吗

通过对艾滋病毒感染的合作伙伴进行口交也出现了一些艾滋病毒传播的有案可查的案件。病毒可以在各种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找到。在口腔粘膜衬里细胞具有运送病毒到身体的淋巴系统或你的血液,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的能力。对某人进行口交的风险会增加,如果你有和周围你的嘴或咽喉伤口或溃疡。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公认的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2.1、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使用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HIV直接进入健康人体内;此外,器官移植中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人工受精接受HIV感染者的精液、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多为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也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HIV。

2.2、性传播:同性和异性间无保护的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和口交,都能够不同程度的造成HIV的传播。

2.3、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哺乳过程中,均有可能将HIV传给她的胎儿或者婴儿。

口交可以感染艾滋病吗

3、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3.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3.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3.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3.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

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感染用药,包括抗病毒类感染药物、抗细菌感染用药、抗真菌类药物、抗原虫类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HIV有一定疗效,可选用。异构多聚阴离子-23连续静滴数月,可杀灭HIV,α-干扰素也可作为辅助抗病毒药物选用。

3、抗肿瘤治疗

根据不同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放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方案。放疗对症状缓解作用较好,可配合化疗应用。

口交可以感染艾滋病吗

4、免疫调节及免疫重建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药物有免疫增强剂,如异丙肌苷,该药可促进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形成,增加T4活性。尚有香菇多糖、干扰素等免疫调节药物,可酌情选用。另外骨髓移植、胸腺移植及淋巴细胞注入等免疫重建疗法,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均有积极作用。

艾滋病的危害有哪些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