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性病专题 >> 艾滋病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艾滋病高危人群,女性艾滋病
2018-04-06 20:01阅读:1065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女性艾滋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二、艾滋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三、日常生活种日后预防艾滋病

女性艾滋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1、卖血妇女人群

在卖血人群中,有不少是妇女,她们大多是因为贫困,或者是为吸毒聚积毒资。在贫困地区,血液采集有时是非法的,这就给卖血者带来了与他人或多人共用注射器的隐患;卖血也使得妇女的体质下降,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免疫体系更会不堪一击,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而她们也就成了艾滋病的一个传染媒介。

2、吸毒妇女人群

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高低历来被作为艾滋病流行程度的衡量指标。艾滋病病毒已在我国女性吸毒人群中出现了流行势头。毒品和艾滋病联手,正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中肆虐。

3、卖淫妇女人群

艾滋病在中国被发现以来,一直以输血感染和吸毒人群共用针头感染为主。近来,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在卖淫、嫖娼人群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出现迅速上升的势头。

4、性乱妇女人群

多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行为。

性乱,就是性行为对象不专一,这是非常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行为。参与性乱活动的人往往都与多个人有性关系,其中多数人都可能染有性病,甚至染有艾滋病病毒,所以性交的对象越多,就越容易染上性病和艾滋病。

女性艾滋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5、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艾滋病风险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一切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传染病毒的占1%左右。由于血友病患者会用到一种血液制品凝血因子Ⅷ(Ⅸ),这种血液制品主要存在于医治血友病的血液成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有可能是艾滋病感染者提供的血液制成的。依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剖析,通俗血友病患者自身机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用自身就有轻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女性艾滋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2、血液传播:包括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日常生活种日后预防艾滋病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只与未感染的老婆发生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并且避免口交)。

及时治疗性病(因为患了性病更容易在发生性行为时感染)。

女性艾滋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输血或捐血的话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

不以任何理由、方式吸毒,特别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注意自已的伤口不要碰到别人的体液。避免有病毒的血液进入体内,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伤口,必须接触时要带手套或者使用其它可能的隔离用品。

避免在救护中接触伤者血液。

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地方打针,拔牙,穿耳孔,纹身,针灸,手术等。

不和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牙刷,刮壶刀,剃须刀等有可能有血液接触的用具。

3、避免与他人口腔(亲嘴等)接触

如果口腔溃疡的一方牙齿弄破了另一方的皮肤黏膜,就有感染的可能。主要是口腔接触容易使双方的皮肤黏膜破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