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老频道 >> 老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老人排解孤独,老人的孤独
2016-11-08 17:00阅读:1044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如何帮助老人排解孤独
1. 年轻人及社会需要多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2. 独居老人可抱团互相照顾
3. 多陪伴老年人
二、老人产生孤独的原因
1. 计划生育政策造成
2. 家庭原因造成独居老人
三、独居老人心理状态如何
1. 老人缺乏交流,精神生活空虚
2. 对生活抱着消极的态度,甚至有自杀念头

如何帮助老人排解孤独

1、年轻人及社会需要多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中国是礼仪之邦,百善孝为先。我认为,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传统孝道,鼓励儿女对老人的情感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尽管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了,但同时西方社会倡导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利己主义思想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农村儿女养老的情感支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子女,一年回一次家,甚至好几年回一次家,这让本应该儿享受天伦之乐的农村独居老人备受情感空虚的困扰。源自家庭的社会支持是农村高龄老人主观幸福感在社会支持因素中的重要方面。因此,提倡传统孝道,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在外务工的子女们多关心在家独居的老人。

2、独居老人可抱团互相照顾

为独居老年人提供一个情感宣泄与交友互动的平台。通过分享缺少子女关爱的感受,表达情感需求,获得其他组员的精神支持;了解独居老人的兴趣爱好,以此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既可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老人的孤独感,也可以在团体辅导中加入一些文体活动在辅导中去,使独居老人拥有一个健康丰富的老年生活。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应对晚年各种“生活事件”,改善老年人与家人、邻里关系和相处问题。如何帮助老人排解孤独

3、多陪伴老年人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当人的饮食温饱等生理需求得到了解决之后,人类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孤独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与接近他人、避免孤独的倾向。几乎是没有人是愿意独自一人,与外界不相往来的。子女们平时应该多陪伴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不要让老年人独守空巢。

也可以带她们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有时候她们老了。人也懒散了。也不愿意经常走动了。我们要主动邀请她们。其实只要我们一提出来。她们是很乐意跟我们一起出去 。因为她们心里总想着我们。如何帮助老人排解孤独

老人产生孤独的原因

1、计划生育政策造成

家庭是儒家价值观(“忠孝”)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人家庭的急剧增长意味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最底层正在发生一场根本性转变,”长期以来,家庭一直是多成员共同居住的地方,是组织生产和消费,社交活动,维系政权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基本单位。“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打破始于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传统大家庭单位的逐渐解体。近些年来,随着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他们中许多人的父母被留在老家,在老伴过世后,鳏寡老人只能独自一人生活。

2、家庭原因造成独居老人

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代际间的生活习惯也是造成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年轻一代多追求生活享受,而老年人多是艰苦朴素,从而老年人与子女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存在着差异,因而为了避免生活上的矛盾与摩擦,老人与子女分居两处。如何帮助老人排解孤独

独居老人心理状态如何?

1、老人缺乏交流,精神生活空虚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老人靠跟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来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当子女外出打工以后,留守老人就缺少了沟通与交流的对象,而与小一辈之间有代沟,无法有效沟通。许多子女都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慰藉和关怀,平时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关怀父母的饮食起居,老人与子女之间缺少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守老人亲情上的疏离和精神上的寂寞和空虚。老年人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和寄托,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精神世界比较空虚,心理上显得孤独无助。

2、对生活抱着消极的态度,甚至有自杀念头

对死亡的态度表现比较淡泊,容易表现出厌世情绪,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少数人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部分孤寡老人会有暴死的念头,希望死得干脆些,不愿意在病床上拖得太久;一些人赞成安乐死,宁可无痛苦地早些解脱。为自己是所有老人中最不幸者,自己是多余的人,对社会已毫无价值;也有一些孤寡老人希望视自己为最需要理解的人,认为被理解和尊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孤寡老人希望被视为有求偶心理需要的人,认为有老伴可以相互照顾,共同度过漫长的晚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