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委中穴治疗皮肤病
6个月前阅读:5005 学员编辑 收藏

委中穴治疗皮肤病


委中穴,又名郄中、血郄等,位于腘横纹中点,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下合穴,临床应用广泛,《循经考穴编》“治一切腰脚重痛……背疽流注,浑身疮癞。”除了善治腰腿疾患以外,委中穴被誉为解毒大穴之一,常被古代医家用于治疗绞肠痧、急喉风、痉病等,尤其在治疗皮肤病上颇具特色[1]。《解围元薮》“针委中,刺肿块,耗泄毒血,治要之捷,万类千方,不过如此。”


为了进一步探讨委中穴在皮肤病领域的应用规律,笔者搜集、整理、分析有关古今文献,归纳结果如下。



   1.疾病谱

委中穴治疗的皮肤病有疮疡类疾病,包括疔、丹毒、毛囊炎/疖、蜂窝织炎/痈等;配合它穴应用处方治疗的疾病包括荨麻疹、带状疱疹、寻常痤疮等。 

 

委中穴多应用于治疗荨麻疹、带状疱疹,前者临床表现以痒为主,后者以痛为主,二者病因病机多与火热之邪密切相关。《读素问钞》“微热则痒,热甚则痛……灼而为疮。”


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膀胱经为多血之经,合穴主“经满而血者”,《丹台玉案》“委中……毒多壅此。”故在委中穴针刺或放血可清泄血中热毒,则疮疹自消。




    2.证型

皮损辨证  皮损颜色以红,淡红,鲜红为主;部位以下肢部,面部,背部为主;病程多为慢性;自觉症状以瘙痒、疼痛、灼热为主;其他症状以疱疹、丘疹、斑疹为主。


分析  委中穴的适应证按病因辨证分类以风、火(热)为主,气血津液辨证以血热证最为突显。《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闭则热而闷。”又“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䐜而有疡。”《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疮疡胕肿。”委中穴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擅长治疗火热型皮肤病。《外科大成》“针委中穴法,治痈疽发背红肿疼痛。”此外,委中穴亦能活血化瘀,在治疗以风邪为患为主的皮肤病上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藩篱,刺激其合穴委中可助祛邪外出,达到治疗阳热型皮肤病的目的,正如《灵枢》所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6]。此外,委中穴为阳经合穴属土,与喜燥恶湿之脾土同气相求,且委中为膀胱经之下合穴,能够渗利水湿。湿邪具有隐匿性、黏滞性、困脾性,是多种皮肤病不可忽视的病因[7],临床上治湿佐以活血收效更佳[8],故委中穴善治脏腑辨证涉及脾之皮肤病者。皮损辨证要素以色红;皮损分布于下肢部、头面部、背部;病程为慢性;自觉症状为瘙痒;其他症状为丘疹、斑疹、风团为主。委中穴善治皮损色红者,色红多主热,切合委中穴清热之效。


现代研究证明[9,10],刺激委中穴可促进头部、下肢部、背部的微循环血液灌流,这可能成为解释委中穴能够促进皮损区物质代谢、清除血液毒素、调节免疫的依据之一。




3.应用思路

针对委中穴的干预方式中,毫针刺法、拔罐法、三棱针法应用较多,其中涉及刺血的疗法,如刺络拔罐、梅花针叩刺出血等;补泻手法以泻法为主,选穴依据以清热、活血祛瘀、解毒为主。



分析  古今文献中,委中穴治疗皮肤病多采用刺血疗法,补泻手法以泻法为要,以取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效。《素问·水热穴论》“委中……泻四肢之热也。”《灵枢·杂病》“衃血……刺腘中出血。”临床实践表明,放血疗法具有阻止炎症过度反应、抗过敏止痒、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11]。委中作为放血常用穴,有助于通过周流全身的血液途径清除体内的致病因素,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12],所谓“委中……耗泄毒血,治要之捷。”




4.优势配穴

与委中穴配伍治疗皮肤病的腧穴中,最常见的腧穴组合分别为:委中+曲池、委中+血海、委中+阿是穴等。


其中,委中与曲池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亦取“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之理。《神灸经纶》“血海,一名百虫窠。”血海具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效,常用于多种皮肤病治疗[13]。动物实验表明[14,15],曲池、血海针刺可使小鼠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减轻,降低血清IgE水平,从而改善皮损症状。阿是穴是治疗各类皮肤病的重要靶点,发挥着使皮肤病治疗事半功倍的近治作用[16]。



 5.总结

综上,委中穴善治皮肤病属阳证者,常采用放血疗法,以达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功,配伍曲池、血海、阿是穴等,或膀胱经、大肠经、督脉相应腧穴能取捷效。


参考文献

[1]黄龙祥,黄幼民.针灸腧穴通考——《中华针灸穴典》研究(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00-706.

[2]陈达灿,曲剑华.中医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3-283

[5]李灿东,方朝义.中医诊断学(新世纪第5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126-190.

[6]颜纯淳,孟丹,张学成,等.《内经》《难经》合穴理论刍议[J].中国针灸,2021,41(08):928-932.

[7]章美玲.浅析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对湿邪致病的认识[J].光明中医,2022,37(09):1558-1560.

[8]魏稚力,简胜男,沈涛.“治湿辅以活血”刍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03):468-471.

[9]Xu Jun-feng,HuangGuo-qi.Clinical Study on Puncturing Weizhong (BL 40) for Post-stroke Dysfunction of the Lower Limb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3,11(04):208-211.

[10]徐青燕,杨金生,杨莉,等.委中穴区刮痧对本经同侧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01):52-56.

[11]王峥,马雯.中国刺血疗法大全(第3版)[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4-76.

[12]Kai Xie,Hai-zhou Li.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bloodletting on Chize (LU 5) and Weizhong (BL 40) for chronic eczema[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13, 11(5) : 269-271.

[13]李倩倩,石广霞,韩丽丽,等.血海穴相关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04):316-318.

[14]安慧妍,倪金霞,董文博,等.阳明经合穴刺络放血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病理学及血清IgE水平的影响[J].中医学报,2020,35(10):2197-2201.

[15]彭思琦. 针刺曲池、血海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LCγ/DAG/PK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

[16]李茜,吴明霞.阿是穴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02):146-148.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