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卷上》 - (附)薛氏治法
2025-07-05 7 收藏

横生儿先露臂也.令产母正卧.以手徐推儿臂.下体令其正直.复以中指摸其肩.勿令脐带绊系.即生.

逆生儿先露足也.令母正卧.以手徐推其足.仍推儿转正.即生.

偏生儿头偏在一边也.亦照前法正其头.即生.或儿头后骨.偏在谷道旁.徐推近上.即生.

碍产儿头虽正.但不能下.盖因胎转时.脐带绊肩所致.用中指按儿两肩.理脱胎带.即生.

产坐儿将欲出.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用巾带高悬.令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良久儿顺.即生.

沥浆生(又名沥胞生) 浆流一二日不产.或至数日外.亦无妨.惟安睡.候浆流渐少.或流尽.当自生耳.不必惊恐.切勿动手.又有浆水沥尽.气机仍未.致胎干难产者.此不得听其自然.急用大料四物汤.约二三斤.以大锅在房内煎熬.使药气满房.口鼻吸受.以滋益之.内服加味芎归汤.一服未效.少停片时.再进一剂.连次服之.以生为度.此言胎干而儿未脱胞者也.若儿未脱胞.可令明干稳婆.动手取下为安.

或问盘肠生.是何缘故.曰亦是用力之过.盖因产母.平日气虚.及到临时.用力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一次如此.下次路熟.又复如此.若能等待瓜熟蒂落之时.何得有此怪异之症乎.

或问有一痛便生.令人措手不及者.此又何也.曰此乃正理.何足为异.盖胎气已足.母子两分.儿自要出.虽欲留之而不可得.人人皆是如此.皆各有此一时.只要忍耐得住.等待此一时耳.

或曰.稳婆不必用乎.曰既有此辈.亦不能不用.但要我用他.不可他用我.全凭自家作主.不可听命于彼耳.大约此等人多愚蠢.不明道理.一进门来.不问迟早.不问生熟.便令坐草用力.一定说孩儿头已在此.或令揉腰擦肚.或手入产门探摸.多致损伤.总要见他功劳.不肯安静.更有一等狡恶之妇.借此居奇射利.祸不忍言矣.按吴越之间.谓之稳婆.江淮间.谓之收生婆.徽宁间.谓之接生婆.按收接二字之义.因其年老惯熟.令其接儿落地.收儿上床耳.原非要他动手动脚也.每见富贵之家.预将稳婆留在家中.及到临时.稍不快利.前门后户.接到无数.纷纷攘攘吵成一片.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或问临时.有经验之药.亦可用否.曰不用.从前奇方.莫过鼠肾兔脑丸.今时盛行.莫过回生丹.非谓其不效而不用也.总用不着耳.既不用力.又不动手.又有睡法佐之.他自会生.何消用药.纵有不顺.睡为上策.

或问服药.有益无损否.曰安得无损.鼠兔二丸.大耗气而兼损血.回生丹.大破血而兼损气.盖鼠兔例用香窜之药.产时百脉解散.气血亏虚.服此散气药.儿已出而香未消.其损多矣.且令毛窍开张.招风入内.祸不可言.回生丹以大黄红花为君.其余亦多消导之品.血已耗而又大破之.多致产后发热等病.遗患无穷.都只谓产后失调.谁复归咎于药.按此数方.古今称为神灵奇宝者.尚然如此.其它可知.送药者.本是善念.但知其利.不知其害耳.

或问总无可用之药乎.曰有.只须加味芎归汤.佛手散.二方.用之不尽矣.盖胎时全要血足.血一足.如舟之得水.何患不行.惟恐产母血少.又或胞浆早破.以致干涩耳.今二方皆大用芎归.使宿血顿去.新血骤生.药味易得.随地皆有.且使身体壮健.产后无病.真正有益无损.此皆先贤洞明阴阳之理.制此神丹.以利济天下后世.奈世人贵耳贱目.以为平常而不用.必求奇怪之药.而后用之.只要奇怪.不论损益.岂不可叹.

或问根据此言.世间总无难产者耶.曰偶亦有之.或因产母太虚.胎气不足.血气未完.

或因产母伤寒之后.热毒伤胎.又或因夫妇同房太多.以致欲火伤胎.平日过食椒姜.煎炒热物.火毒伤胎.以及跌扑损伤.皆致难产.多令胎死腹中.除此之外.无难产者矣.又有严寒天气.滴水成冰之时.贫家房中火气微薄.以致血寒而凝.亦令不出.然此亦因临盆太早.去衣久坐之故耳.若令拥被安卧.待时而产.岂有此患.凡生产艰难.或天寒.孩儿生下不哭.或已死者.急用衣物包裹.再用香油纸捻.将脐带慢慢烧断.暖气入腹.渐渐作声而活.倘或先剪断脐带则死矣.

或问临产时.饮食如何.曰此时心内忧疑.腹中疼痛.甚至精神疲倦.口中失味.全要好饮食调理.但不宜过于肥腻耳.倘不能食.只将鸡鸭汤.肉汤之类.吹去油澄清.频频饮之.亦能壮助精神.人以食为命.岂可一日阙乎.

上一篇:宜忌 目录 下一篇:临产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中医 饮膳正要大全
《饮膳正要》
中医 肘后备急方大全
《肘后备急方》
中医 扁鹊心书大全
《扁鹊心书》
中医 温病条辨大全
《温病条辨》
中医 医学源流论大全
《医学源流论》
中医 伤寒杂病论大全
《伤寒杂病论》
中医 遵生八笺大全
《遵生八笺》
中医 药性赋大全
《药性赋》
中医 景岳全书大全
《景岳全书》
中医 外经微言大全
《外经微言》
中医 血证论大全
《血证论》
中医 针经指南大全
《针经指南》
中医 敖氏伤寒金镜录大全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 保婴撮要大全
《保婴撮要》
中医 保幼新编大全
《保幼新编》
中医 包氏喉证家宝大全
《包氏喉证家宝》
中医 博济方大全
《博济方》
中医 濒湖炮炙法大全
《濒湖炮炙法》
中医 白喉全生集大全
《白喉全生集》
中医 白喉条辨大全
《白喉条辨》
中医 笔花医镜大全
《笔花医镜》
中医 辨症玉函大全
《辨症玉函》
中医 辨证录大全
《辨证录》
中医 丛桂草堂医草大全
《丛桂草堂医草》
中医 产宝大全
《产宝》
中医 产鉴大全
《产鉴》
中医 刺灸心法要诀大全
《刺灸心法要诀》
中医 察病指南大全
《察病指南》
中医 察舌辨症新法大全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 慈幼便览大全
《慈幼便览》
中医 慈幼新书大全
《慈幼新书》
中医 成方切用大全
《成方切用》
中医 曹仁伯医案论大全
《曹仁伯医案论》
中医 此事难知大全
《此事难知》
中医 程杏轩医案大全
《程杏轩医案》
中医 褚氏遗书大全
《褚氏遗书》
中医 长沙方歌括大全
《长沙方歌括》
中医 长沙药解大全
《长沙药解》
中医 陈氏幼科秘诀大全
《陈氏幼科秘诀》
中医 丁甘仁医案大全
《丁甘仁医案》
中医 丹医秘授古脉法大全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中医 丹台玉案大全
《丹台玉案》
中医 丹溪心法大全
《丹溪心法》
中医 丹溪手镜大全
《丹溪手镜》
中医 丹溪治法心要大全
《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 大小诸证方论大全
《大小诸证方论》
中医 痘疹心法要诀大全
《痘疹心法要诀》
中医 读医随笔大全
《读医随笔》
中医 跌打损伤回生集大全
《跌打损伤回生集》
中医 跌打损伤方大全
《跌打损伤方》
中医 跌损妙方大全
《跌损妙方》
中医 达生编大全
《达生编》
中医 儿科萃精大全
《儿科萃精》
中医 儿科要略大全
《儿科要略》
中医 儿科醒大全
《儿科醒》
中医 仿寓意草大全
《仿寓意草》
中医 傅青主女科大全
《傅青主女科》
中医 傅青主男科大全
《傅青主男科》
中医 妇人规大全
《妇人规》
中医 妇科心法要诀大全
《妇科心法要诀》
中医 妇科玉尺大全
《妇科玉尺》
Chinese Medicine
卷上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