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儿则下》 - 小儿则下·五疳证
2025-11-01 21 收藏

钱仲阳曰: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传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或乳母六淫七情,饮食起居失宜,致儿为患。凡疳在内者,目肿腹胀,泻痢青白,体渐瘦弱;疳在外者,鼻下赤烂,频揉鼻耳,或肢体生疮。大抵其证虽多,要不出于五脏,而五脏之疳不同,当各分辩治之。肝疳者,一名筋疳,亦名风疳。其证白膜遮睛,或泻血而瘦,宜用地黄丸以生肾。心疳者,面黄颊赤,身体壮热,宜用朱砂安神丸以治心,异功散以补脾。脾疳者,一名肥疳,体黄瘦削,皮肤干涩而有疮疥,腹大嗜土,宜用四味肥儿丸以治疳,五味异功散以生土,或用益黄散。肺疳者,一名气疳,喘嗽气促,口鼻生疮,宜用人参清肺汤以治肺,益气汤以生金。肾疳者,一名骨疳,肢体瘦削,遍生疮疥,喜卧湿地,用地黄丸。鼻疮用兰香散。诸疮用白粉散。若患潮热,当先补肝,后泻心,若妄以硝黄等药利之,则成疳。若患癖,当消磨,若误以巴豆、硼砂下之,或伤寒误下,皆能成疳。其初病者为热疳,用黄连丸。久病者为冷疳,用木香丸。冷热相兼者,用如圣丸。津液短少者,用七味白术散。凡此皆因大病,脾胃亏损,内亡津液所致,当固脾胃为主,而早为施治,则不变败证也。

杨氏曰:无辜疳者,脑后项边有核如弹丸,按之转动,软而不疼,其内有虫,不速针出,则内食脏腑,肢体痈疽,便利脓血,壮热羸瘦,头露骨高,宜用大芜荑汤、蟾蜍丸。丁奚者,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宜用肥儿丸、大芦荟丸。哺露者,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会吐虫,烦渴呕哕,宜用肥儿丸、大芦荟丸。走马疳者,于齿蚀烂。盖齿属肾,肾虚受热,痰火上炎,致口臭齿黑,甚则龈烂牙宣。宜敷雄黄散,服蟾蜍丸。若作渴泻痢肿胀、劳瘵等证,当详参方论而治之。盖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涸,而患在小儿为五疳,在大人为五劳,总宜以调补胃气为主。

又,杨氏曰:又有疳伤者,五脏虫疳也,其名甚多,姑举其要。虫疳者,其虫如丝,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赤者可治,青黑者难治。蛔疳者,皱眉多啼,呕吐青沫,腹中作痛,肚胀青筋,唇口紫黑,头摇齿痒。脊疳者,身热赢黄,烦渴下利,拍背有声,脊骨如锯齿,十指皆疮,频啮指甲。脑疳者,头皮光急,满头并疮,脑热如火,发结如穗,遍身多汗,腮肿囟高。疳渴者,日则烦渴,饮水不食,夜则渴止。疳泻者,毛焦唇白,额上青纹,肚胀肠鸣,泻下糟粕。疳利者,停积宿滞,水谷不聚,泻下恶物。疳肿者,虚中有积,肚腹紧胀,脾复受湿,则头面手足虚浮。疳劳者,潮热往来,五心烦热,盗汗骨蒸,嗽喘枯悴,渴泻饮水,肚硬如石,面色如银。大抵其证虽多,要不出于五脏,总宜以五脏之法治之。

景岳曰:按杨氏云:疳者,干也,在小儿为五疳,在大人为五劳。然既云为干,又云为劳,岂非精血败竭之证乎?察前诸法,俱从热治,多用清凉,虽此证真热者固多,而元气既败,则假热者尤多也。即前所用,亦有地黄丸、异功散、益黄散、益气汤之类,恐此数方有不足以尽之。其或血气俱损,有非大补不可者;阴虚假热,脾败肾亏,又有非温补不可者。贵在临证酌宜,仍当以虚损治劳之法参用,庶得尽善。

薛氏曰:按疳证或以哺食太早,或嗜食甘肥,或服峻厉之药,重亡津液,虚火炽盛,或因禀赋,或乳母浓味七情致之,各当调治其内。若口舌蚀烂,身体壮热,腮唇赤色,或作肿痛,腹膈烦闷,或掌热咽干,作渴饮,水,便赤盗汗,啮齿虚惊,此心经内外疳也,宜安神丸之类主之。若鼻外生疮,眼目赤烂,肢体似癣,两耳前后、项侧、缺盆、两腋结核,或小腹、内股、玉茎、阴囊、睾丸肿溃,小便不调,或出白津,或咬指甲,摇头侧目,白膜遮睛,羞明畏日,肚大青筋,口干下血,此肝经内外疳也,用地黄、芦荟二丸主之。若头不生发,或生疮痂,或发成穗,或人中口吻赤烂,腹痛吐逆,乳食不化,口干嗜土、泻下酸臭,小便白浊,或合目昏睡,恶闻木音,此脾经内外疳也,用肥儿丸主之。若鼻外生疮,咽喉不利,颈肿齿痛,咳嗽寒热,皮肤皱错,欠伸少气,鼻痒出涕,衄血目黄,小便频数,此肺经内外疳也,用地黄清肺饮主之。若脑热吐痰,手足逆冷,寒热往来,滑泄肚痛,口臭作渴,齿龈溃烂,爪黑面黧,身耳生疮,或耳出水,或食自发,此肾经内外疳也,用地黄丸主之。凡疳热上攻,或痘毒上升,为患甚速,名为走马疳,急敷雄黄散、搽牙散、马鸣散、择而用之,服蟾蜍丸。轻则于龈腐烂,唇吻肿痛,可治;甚则牙龈蚀落,腮颊透烂,不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中医 饮膳正要大全
《饮膳正要》
中医 肘后备急方大全
《肘后备急方》
中医 扁鹊心书大全
《扁鹊心书》
中医 温病条辨大全
《温病条辨》
中医 医学源流论大全
《医学源流论》
中医 伤寒杂病论大全
《伤寒杂病论》
中医 遵生八笺大全
《遵生八笺》
中医 药性赋大全
《药性赋》
中医 景岳全书大全
《景岳全书》
中医 外经微言大全
《外经微言》
中医 血证论大全
《血证论》
中医 针经指南大全
《针经指南》
中医 敖氏伤寒金镜录大全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 保婴撮要大全
《保婴撮要》
中医 保幼新编大全
《保幼新编》
中医 包氏喉证家宝大全
《包氏喉证家宝》
中医 博济方大全
《博济方》
中医 濒湖炮炙法大全
《濒湖炮炙法》
中医 白喉全生集大全
《白喉全生集》
中医 白喉条辨大全
《白喉条辨》
中医 笔花医镜大全
《笔花医镜》
中医 辨症玉函大全
《辨症玉函》
中医 辨证录大全
《辨证录》
中医 丛桂草堂医草大全
《丛桂草堂医草》
中医 产宝大全
《产宝》
中医 产鉴大全
《产鉴》
中医 刺灸心法要诀大全
《刺灸心法要诀》
中医 察病指南大全
《察病指南》
中医 察舌辨症新法大全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 慈幼便览大全
《慈幼便览》
中医 慈幼新书大全
《慈幼新书》
中医 成方切用大全
《成方切用》
中医 曹仁伯医案论大全
《曹仁伯医案论》
中医 此事难知大全
《此事难知》
中医 程杏轩医案大全
《程杏轩医案》
中医 褚氏遗书大全
《褚氏遗书》
中医 长沙方歌括大全
《长沙方歌括》
中医 长沙药解大全
《长沙药解》
中医 陈氏幼科秘诀大全
《陈氏幼科秘诀》
中医 丁甘仁医案大全
《丁甘仁医案》
中医 丹医秘授古脉法大全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中医 丹台玉案大全
《丹台玉案》
中医 丹溪心法大全
《丹溪心法》
中医 丹溪手镜大全
《丹溪手镜》
中医 丹溪治法心要大全
《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 大小诸证方论大全
《大小诸证方论》
中医 痘疹心法要诀大全
《痘疹心法要诀》
中医 读医随笔大全
《读医随笔》
中医 跌打损伤回生集大全
《跌打损伤回生集》
中医 跌打损伤方大全
《跌打损伤方》
中医 跌损妙方大全
《跌损妙方》
中医 达生编大全
《达生编》
中医 儿科萃精大全
《儿科萃精》
中医 儿科要略大全
《儿科要略》
中医 儿科醒大全
《儿科醒》
中医 仿寓意草大全
《仿寓意草》
中医 傅青主女科大全
《傅青主女科》
中医 傅青主男科大全
《傅青主男科》
中医 妇人规大全
《妇人规》
中医 妇科心法要诀大全
《妇科心法要诀》
中医 妇科玉尺大全
《妇科玉尺》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