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干货!体表神经解剖大全,赶快收藏!
2021-01-02浏览:7724收藏

坐骨神经来源


坐骨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




走形


1 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梨状肌下孔)穿出,抵达臀部


2 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在到腘窝以后,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梨状肌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坐骨神经体表定位


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分为3等份,在其上、中1/3交接处做一点A,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连线也分为3等份,其内、中1/3交接处又做一点B,以上两点之间做一微向外突的弧线经臀横纹至腘窝上角,即为坐骨神经的表面投影



坐骨神经出梨状肌处的定位


大转子(A),髂后上棘(B),坐骨结节(C),D为A和B的中点。AB连线在梨状肌上缘。D点垂直向下3-5cm为坐骨神经。可以做坐骨神经阻滞定位。
轻松拉一拉,秒杀腱鞘炎!

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06019446034&pro_cl=link&ch_r=shareR1&userSourceId=3051211e8533b&shareSourceId=pldg116d1e2cb3af




腘窝处坐骨神经定位


在腘窝皮肤皱褶处划线,并向头侧作中垂线,中垂线上 8cm 处向外侧 1cm



易损伤部位


1、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


2 、上、下孖肌,股方肌,闭孔内肌刺激压迫坐骨神经

足踝与颈椎的共振关系—柔性整骨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topic-intro?topicId=2000005945126904&pro_cl=link&ch_r=shareR3&fromOld=1&userSourceId=3051211e8533b&shareSourceId=889cyj16d1e34972b





3、 股二头肌压迫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损伤机制


其路径 由骨、肌腱、肌纤维及韧带围成, 当坐骨神经在通道行程中受到如外伤或寒冷等刺激因素引起的深层软组织的炎症、局部渗出、水肿使组织内压升高, 深部伴行静脉淤血, 压迫神经尤其是近端的坐骨神经滋养血管时, 即可出现相应较顽固的坐骨神经痛症


神经




起自股神经,在股三角内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入收肌管,隐神经的起点距腹股沟韧带的距离106mm



走行


在收肌管下端穿大收肌腱板,行于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


在膝关节 内侧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行,分支分布于髌骨下方,髌下支穿收肌管前壁的腱板行于膝关节囊内侧面






在小腿 分布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体表     



                 

易卡压部位


髌下支穿收肌管处(穿出点周围均为致密结缔组织);收肌管内




胛上神经





肩胛上神经来源


属混合神经,其纤维起于由第 5、6 颈神经前支形成的臂丛上干,第 4 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也可能参与其组成




走形


1 肩胛上神经(黑色箭头)自臂丛发出后,经颈后三角(位于锁骨上缘,斜方肌前缘及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向外下方走行,经斜方肌和肩胛舌骨肌深面,至肩胛骨上缘的肩胛切迹处,经肩胛上横韧带深面至冈上窝



2 肩胛上神经通常在肩胛切迹远侧 1cm 处发出 2 运动支到冈上肌;在肩胛
上横韧带近侧或其下方,发出上关节支至喙锁韧带、喙肱韧带、肩锁关节和肩峰下囊。主干继续向下行向冈盂切迹,并发出下关节支到肩关节囊后面,继而肩胛上神经急转绕过肩胛冈,穿过由肩胛下横韧带和肩胛冈组成的骨纤维管,转至冈下窝内分 2~4 支运动支支配冈下肌



损伤因素


周围神经损伤可由牵拉或压迫所致,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和传导损伤,神经纤维内轴浆流运动受阻,流速减慢,流量减少。这些变化与致病因素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并逐渐由可复性改变转化为不可逆损伤


易卡压部位


1 肩胛上孔(黑箭头)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 ,其体表投影在肩胛冈中外 1/3 交点上1cm处, 距皮肤深4.5 cm


2 肩胛下孔(黑箭头)由冈盂切迹和连于肩峰根部及肩胛骨背面的肩胛下横韧带围成,其体表投影位于肩胛冈中外 1/3 交界处下方 2 cm 处的深面, 距体表3.93 cm


损伤后临床表现


肩关节后方钝性疼痛,肩关节过度上举时症状加重。肩胛上神经近端的病变要比神经远端病变疼痛明显,这与神经感觉支的起点有关,还有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受累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一些患者病变的肩关节肌肉萎缩


疼痛特点


神经的近端损伤,触痛在锁骨与肩胛冈之间的三角区域内。神经的远端损伤,触痛在肩胛盂切迹。肩关节外展及外旋受限。臂交叉试验常用作肩胛上神经损伤的检查,双臂交叉时肩胛上横韧带紧张并且引起神经刺激疼痛
腓总神经及其分支





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即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两终支





腓总神经体表定位


从腘窝上角,经股二头肌内侧缘至腓骨小头下后方做一连线,即为腓总神经的表面投影


腓总神经受损表现


下肢瘫痪(足背屈外转及伸趾障碍)、腓总神经瘫痪、小腿前外侧疼痛


腓浅神经


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分出肌支支配上述两肌



腓浅神经体表定位


(1)自腓骨颈外侧自腓总神经分出后,沿腓骨长、短肌之间下降,在小腿中、下1/3处穿深筋膜浅出为皮支,继续下行至足背及足趾,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侧皮肤。


(2)在小腿中、下1/3处穿深筋膜浅出为皮支




腓浅神经易损伤点


腓骨长肌点: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

腓骨短肌点: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


腓深神经


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间,后在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之间下行至足背。分布于小腿肌前群、足背肌及第1、2趾背面的相对缘皮肤



腓深神经体表定位


腓骨小头内下侧为一点、胫前点为一点、足背横纹上踇长肌腱内缘为一点,三点连线为腓深神经在下肢的体表投影,续下行至第12趾背面



腓深神经易损伤点


胫骨前肌点:小腿前侧上1/3与下2/3交点,胫骨前嵴外约2cm处;
踇长伸肌点:小腿前侧中线上,踝关节上方5-6cm处
趾短伸肌肌腱:见上图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501637276@qq.com,康源热线:13343951568

上一篇:一个穴位=一味中药全集!(附对照中药表)
下一篇:怎么精准找穴位,教你一步到位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