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8、穴 名: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topic-intro?topicId=2000006014971122&fromOld=1&pro_cl=link&ch_r=shareR1&userSourceId=3051211e8533b&shareSourceId=w6ge16d240efbe1
13、穴 名: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 手 法:直按斜向下1-2分钟。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 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取穴方法:拇指近节指骨与远节指骨连接横纹桡侧面中点赤白交界处。
取穴方法: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与阳池(手少阳三焦经)联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取穴方法: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哑门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左足背解溪穴(足太阳膀胱经)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
以上教学视频 点击播放
手 法:半卧后揉100-200下,45℃水泡足,按揉涌泉穴200下。
手 法: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排便时按双侧四白加长强穴(长强尾骨端凹陷处)。
取穴方法:翳风(手少阳三焦经)与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边线中点。
取穴方法:在小腿肚上,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与昆仑穴(足太阳膀胱经)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附近有一压痛点。 手 法:点按。患者俯卧,医者找出双侧“闪腰穴”后,用双手拇指猛然点按患者双侧穴位,压放三至五次后,再平揉一至三分钟,以患者忍受且微有出汗为度。接着轻柔、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治疗。一次手法完毕后,患者多有明显好转,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至四次治疗后,腰痛症状就会消失。
取穴方法: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手 法: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取穴方法: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手 法: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已回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手 法: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续2一3分钟,一般会缓解。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手 法: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取穴方法: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手 法: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血压会急剧上升,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此时按压劳宫穴 (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手 法:呃逆时,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人,至有酸痛感为度,持续半分钟到1分钟,呃逆可止。
42、穴 名: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手 法: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止呕。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约1分钟即止呕吐。
手 法: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即可排便。
手 法: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即回止血。
45、穴 名:阳陵泉(足少阳胆经,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手 法: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1寸凹陷处的阳陵泉穴上,用大拇捂持续授摩2分钟钾,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取穴方法: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手 法:肾绞痛发作时苦不堪言,此时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阴交(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反复授摩3一5分钟,肾绞痛即回缓解。
手 法: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坐位低头垂臂,两侧肩胛角下缘直线交于脊柱五中点即是此穴),授压3一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
一、昏迷:突然昏迷,人事不省,颜面苍白,四肢软瘫。
1、点穴手法
(1)捏人中:用姆指尖深陷人中穴。
(2)揉内外关:用姆指、食指对揉内、外关穴,并用力于上。
(3)推大陵:用姆指推行大陵穴至曲泽穴。
(4)擦手足心:术者用掌侧迅速的摩擦手心、足心。以皮肤热为度。
(5)按百会:用指点按百会穴,可长按1~3分钟。
2、急救选用穴:少商、少泽、大椎、足三里、隐白、三阴交、至阴。
二、中暑:因外界高热,人体内脏阴气虚脱而造成中暑。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身软无力,严重者昏迷不醒。
1、点穴手法
(1)掐十宣:用手指尖深掐十宣穴。
(2)推大椎:用手迅速由上往下擦大椎穴处,以肤热烫为度。
(3)拍心窝:用手动沾冷水或白酒,拍打心窝处。
(4)揉五心:用手治指揉动手心、足心、背心处,以肤热润为度。
(5)捏脚址:用手掌一把握住脚趾,进行有节奏的握捏。
(6)按太阳:用两姆指按太阳穴。
(7)拿眉轮:用姆、食指对拿眼匡眉轮。
2、急救选用穴:人中、印堂、百会、风池、承浆、合谷、足三里、涌泉、丹田、中脘、内关、外关、肩井、少商。
三、误死:误死都见于平日无病者,突然在坐、卧或行走时倒地昏死,也可因七情过度,突然昏死。
1、点穴手法
(1)掐舌柱、鼻柱:用手指尖掐口中舌柱和鼻柱,如有惊动则可救。
(2)捏耳尖:用食指提捏耳尖。
(3)通任督:用食中指分别点压在人中、承浆穴上。两穴分别通于督脉、仁脉。
(4)掐十宣、气喘穴。
(5)揉丹田:用掌贴于丹田处,按顺时针方向揉动丹田。
(6)振耳心:用手指伸于耳内微微振动,然后放松。
2、急救选用穴:合谷、内关、外关、少商、大陵、神门、百会、哑门、印堂、太阳、地机、行间、至阴、涌泉。
四、痧症:因患者体虚,正气不足,外界秽浊疠气之邪承乘隙侵入机体,使气血阻滞,气机失常而发病。症见全身胀累,四肢无力,唇青面赤。
1、点穴手法
(1)拿肩胛:用手指深拿肩甲胛处筋,进行反覆拿提。
(2)推额面:用手指分别推额面,印堂至太阳处。
(3)揉五心:用手揉动手心、足心、背心处,以肤热润为度。
(4)掐少商、少泽:用手指深掐少商、少泽穴处。
(5)擦颈后:术者沾酒擦颈后窝,及风池、哑门、大椎等穴。
(6)拍肘、膝窝:术者沾酒或水拍打肘窝、膝窝,以近肤热红为度。
2、急救选用项:人中、陀脊、合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然谷、少冲、委中。
五、中毒:因误吃各种有毒药物或食物中毒。症见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神色大变、睕腹疼痛。
1、点穴手法
(1)探喉头:术者迅速用手指伸进患者口中,轻微地拨动喉头催吐。
(2)推任脉:从脐中推向膻中,反复多次,使患者有呕吐感。
(3)揉中脘:中指点揉中脘穴。
(4)掐委中:用指深陷委中穴。
(5)拍大椎:用白水沾于手上拍打大椎穴。
2、急救选用穴:人中、承浆、合谷、劳宫、足三里、涌泉、行间、天枢、脐中四边。
六、溺水:因水吸入体内,闭塞呼吸,使气血停顿。症见人事不省,脉息全无。
1、点穴手法
(1)按压胸背:患者俯卧,头低足高。术者用手按压胸背,应有节奏地一按一松。
(2)吹鼻吸嘴:使患者平躺。术者将气吹入鼻内,然后捏住。用口对著患者的口深深吸气,须反覆多次。
(3)推手足三阴:从指(趾)端内侧向身躯部推行。
(4)揉五心:用手擦揉手心、足心、背心,以肤热为度。
(5)吹窍穴:用气吹动耳窍。
(6)掐十宣:用手指深陷十宣穴。
2、急救选用穴:太阳、人中、地机、合谷、大陵、内关、外关、血海、气海。
七、中风:中风多因邪中脏腑或邪中经络所致。其症见突然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1、点穴手法
(1)顶风池、风府:用手指向上顶风池和风府穴。
(2)按内、外关:用拇、食指对按内关、外关穴。
(3)弹拨膏盲:用手指深透膏盲穴,进行左右弹拨。
(4)掐人中、地机、委中:用手指深陷人中、地机、委中三穴。
(5)揉腹部:用掌贴于于腹部,进行揉动。
(6)点足三里:用指点叩足三里穴。
(7)推陀脊:用手指推行佗脊各穴。
2、急救选用穴:十宣、少冲、血海、涌泉、劳宫、大陵、神门、三阳络、三阴交、照海、合谷。
八、癫狂:癫狂是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多因七情所伤,心神不能内守。临床上分癫症、狂症两类。
1、点穴手法
(1)弹卒癫:用手指弹男患者卒癫穴。不可多弹,因振心动神刺激强。
(2)掐人中、后根:术者用手指深陷人中穴和后根处。
(3)拿肩井:用手拿提肩井穴。
(4)揉神门、内关:用手指揉动神门、内关穴。
(5)按神阙、天枢:用手指重按神阙、天枢穴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501637276@qq.com,康源热线:1334395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