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补气升阳,也能降血压
2021-08-03浏览:6243收藏

中医学很复杂,又可以简单到只剩下阴阳二字。如滋阴的同时佐以温阳、发散的同时协同收敛、用泻法来补益、用升清以降浊,临床往往可以应手取效。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就是由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造成的,治疗当用补益升阳之法。


高血压属内科顽症,治疗颇感棘手。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众多,平肝降逆者有之;清肝祛火者有之;化痰祛浊者有之;滋水涵木者有之。笔者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补气升阳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法则之ー。兹就其机理及其临床应用体会作一初步探讨。


考中医学并无“高血压”之称,现代中医多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阻清窍、阴虚风动,固可致眩致痛,然气虚也可致昡致痛。《灵枢·口问篇》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昡)。”若脾胃虚弱,或久病体虚,中气不足,推动无力,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劳倦过度,损伤阳气,以致阳气下陷,浊阴上乘,皆可导致眩晕、头痛,故补气升阳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法则之ー。为医不可不晓。

补气升阳,也能降血压

一、补气升阳降压法


适用于清阳下陷、浊阴上乘所致的高血压。症见头晕、头昏、目眩、动则为甚、视物模糊、面色白,或兼见心悸气促、腹部坠胀、内脏下垂、大便泄泻清稀等症,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中益气汤加菊花、草决明、夏枯草、钩藤等品。


“免费学中医”活动开启,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私信作者“头条领课”,可免费获得600余分钟高清视频,20余种珍藏实战技巧

曾治田某,男,66岁,农民。患高血压3月有余,屡服尼群地平、降压灵、复方降压胶囊及镇肝潜阳之中药,效果不佳,于1991年10月5日求治于余。症见头晕、头昏、耳聋、耳鸣、动则头晕更甚,气短乏力,少腹坠胀,面色白,纳谷不香,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而缓。查血压180/110mmHg。


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浊阴上乘之象昭然。治宜补气升阳降压。


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10克,菊花10克,双钩(后下)12克,夏枯草12克,甘草6克。


服药15剂,头晕耳鸣消失,精力充沛,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复查血压120/80mmHg,继以补中益气丸以善其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二、健脾益气降压法


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的高血压。症见头晕、头昏、目昡、稍劳则甚、四肢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有齿痕、脉弱或濡,或兼见四肢浮肿、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等症。治宜六君子汤加夏枯草、菊花、草决明、钩藤等品。


曾治张某女,46岁,农民。患高血压1年有余,伴眼底出血,屡服中西药品无数,效果不佳,或仅取效一时,或全然无效,1999年3月2日求治于余。症见头晕、头昏、头痛、视物模糊、稍劳则甚、有时眩晕欲扑。素常食欲不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血压170/100mmHg。


辨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治宜健脾益气以降血压。


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草决明10克,夏枯草10克,黄芪15克,焦山楂10克,仙鹤草12克,甘草6克。


先后以此方加减调治月余,患者头痛头晕诸症消失,视力明显好转,血压降至120/80mmHg。

补气升阳,也能降血压

结语


补气升阳法治疗头痛昡晕是每个临床医生都知道的常规疗法。但由于世俗的偏见,以为高就是有余,当泻之、折之。于是医生每见患者血压升高,即把升提药视为虎狼之剂而不敢贸然使用。加之市售补中益气丸、脑灵素等中成药的药品使用说明书有的注有“高血压患者忌服”的字样致使医患双方都谈补色变。殊不知高血压和人体其他疾病一样,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衡的病理反应。既可见于实证,也可见于虚证。中气下陷或脾气不足者,不补气升阳则浊阴不降,血压难以复常。


上一篇:腰疼、颈椎疼、膝盖疼,一病一绝招!
下一篇:阴虚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鉴别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