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黄帝内经》针灸精华总结
2023-05-30浏览:1113收藏


(一)精神集中地辨证
经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明,后乃存针。众脉所见,众凶所闻。外内相得,无以先行。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指出凡用针治病,必须集中精神辨证,将五脏的虚实肯定下来,按三部九侯的切脉明确诊断,然后再用针。
在诊断时,所诊到的脉象和见到的症状,是否外内形气和脉证都相符合,不能单凭外形为依据。更要熟悉各经气血往来和病邪出入的情况,是气血不足,还是邪气有余,才能够为人施治,也就是说,针灸医生在针刺之前,必须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将临床上各种病症加以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部位,是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表在里,病症是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抓住病机,及时地配穴处方,决定是补是泻,才能有的放矢,治好疾病。


(二)全神贯注地进针
经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裹”和“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指出在持针进针操作的时候,医生必须态度端正,心神安静。在进针之前先用左手执其机体,使其不能移动,右手循按经穴,揣出具有指感的准确穴位,进针时要从容稳准,防止肌肉缠裹针,引起患者疼痛、医者操作困难。
再就是医生右手持针、左手按穴,双手配合,密切合作,好像握住猛虎一样的稳重坚实,全神贯注地进针,不能为其他的事务所干扰。也就是说,针灸医生由持针、进针开始就要聚精会神、心神专一、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和观察患者的表情,不能左顾右盼、高谈阔论,让周围事务所干扰,这样不但能避免进针时的刺痛和体会针下气至冲动的快慢、大小,而且可以防止发生医疗事故。

针灸录音全集,免费听!!

立刻点击下方链接,免费收听针灸讲座

https://m.qlchat.com/live/70000057211334.htm


更多针灸实战录音全集,请关注微信:13343951568,注明“针灸讲座”即可进入微信群,完全免费收听!!




(三)心手合一地候气
经曰:“夫针之要,勿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和“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浅深在志,远近若一”。指出用针治病的要领,说起来容易,到实践中操作就比较困难了。
技术差的医生,只能看到形体上的病变;技术高明的医生,却能明察人体神气的盛衰。神指的是人体的正气,客指的是邪气,邪气常随正气的出入之处而往来。再就是经气已至的时候,应当用针尖小心谨慎地守住(“守气”),千万不能丢失(“失气”)。表证宜浅刺,应在天部行气,里证宜深刺,应在地部行气。无论是久病还是新病,都应该以得气为主。

邪气常随正气的出入之处而往来,如何体会呢?
1. 邪气“邪气来也紧而疾”。“邪气”在针下的表现为“紧而疾”,“紧”是来势紧迫而匆促;“疾”是动态急速而迅疾。即针下突然紧涩,肌肉缠针和感应一闪即无,时间很短的“邪气”。不要把邪气误以为是“经气”(“正气”)。
2. 正气“谷气来也徐而和”。谷气者,正气也,包括营气和卫气。“营气”即水谷之精气。“营行脉中,徐和柔匀,不紧不疾,循行于十二经脉之经随”,即针下“指端搏动感”连续出现的现象。“卫气”即水谷之悍气。卫行脉外,慓悍滑利,疾而不紧,滑而不涩……如动脉之状。即针下指端缓和搏动感连续出现的现象,如动脉之状,感应时间持久的“经气”(“正气”)。也不要把“经气”(“正气”)误认为是“邪气”。
正如《标幽赋》说的:“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也就是说进针候气,必须心手合一地去体会针下有否得气,得的是邪气,还是正气,得到了正气,即酸、麻、胀、热、凉……感觉,用哪一种感觉,去治什么病,让气往什么方向、地方传导,要用“关闭”法进行控制,在患者有舒适感觉的时候,要“守气”,根据病情需要,让得气感保留多长时间,就保留多长时间,这是掌握针刺手法的关键。

(四)补虚泻实的体会
经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和“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指出用针治病的原则:虚证,寸口部脉虚弱的,应用补的手法;实证,寸口部脉象盛的,应用泻的手法,以泻其邪气;郁积证,脉络郁结不通的,应用放血的手法,以排除郁积之邪而使其通畅;邪气盛的,应用泻的手法,消除其病邪。
再就是治疗虚证用补法:针下应由松滑转变沉紧、充实、真气的内守,产生温热感觉,达到正气实的目的;实证用泻法,针下应由紧涩变为松滑、空虚、邪气外散,产生凉爽的感觉,达到邪气虚的目的。
根据这个原则,临床上对血崩的患者气血两虚、昏迷不醒、面色晄白、脉微欲绝时,针人中、内关、大敦等穴,用补法,有回阳救脱、固气摄血的作用,不但能止血醒神,而且能使脉象和面色恢复正常。
脱肛的患者,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脱肛不收、体虚乏力、精神不振时,针百会、腰俞、中脘、气海等穴,用补法,不但能补中益气、止泻缩肛,而且能使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
虚喘的患者,喘而气微,吐痰无力,动则气促时,针百会、肺俞、膏肓等穴,用补法,能温中定喘,使呼吸恢复正常。

四肢厥逆的患者,阳气不足,四肢厥冷时,针曲池、外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热补法,能温通经络,使四肢肌肉恢复温暖,这就是正气不足的虚证,用补法后,产生温热感觉后,人体的正气得到恢复的体会;
闭经的患者,气滞血瘀,故不来月经,胸胁痞满,心烦急躁,精神抑郁,小腹胀痛,面唇发青,脉弦时,针膈俞、肝俞、关元,用小幅度提插泻法,三阴交用凉泻法,能理气活血,不但能使月经应时而下,而且能使胸胁痞满、小腹胀痛等症消失,面色和脉象恢复正常;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下肢瘀血凝滞、肿块胀痛时,用梅花针沿静脉曲张和结节肿块部位叩打,挤出瘀血,并针血海、三阴交等穴,用温通法,能使经络通畅,炎症和胀痛消失;
腱鞘囊肿的患者,在手腕或膝窝部起囊肿,在囊肿顶端用三棱针点刺,将胶状黏液挤净,使囊肿消失,这就是气滞血瘀的郁积症,用活血化瘀、消坚散结法后,使经络通畅,“菀陈则除之”的体会。
腮腺炎的患者,腮部肿痛灼热,咀嚼吞咽困难时,针翳风、颊车、合谷,用凉泻法,能疏风清热、消肿止痛,不但能使肿痛消失,而且能使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正常;
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右下腹剧烈疼痛,有压痛、反跳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口渴、便秘时,针天枢、大巨、上巨虚等穴,用泻法,以泻肠中积热,不但能消炎止痛,而且能使发热、呕吐、便秘等症状消失;
感冒的患者,外感风热,发热恶风、头痛无汗,咳吐黄痰,咽喉肿痛,脉浮数时,针风池、大椎、合谷等穴,用“透天凉”手法,使其出汗,发散风热,不但能退热止痛,而且能使身体恢复正常,这就是邪气盛的实证,用泻法产生凉爽感觉后,人体的病邪得到消除的体会。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501637276@qq.com,康源热线:13343951568

上一篇:59个穴位针灸按摩治病方法,赶紧学起来!
下一篇:中医:疏通经络,负面情绪自然消失!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