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疾病命名与分类释义 第一节 疾病命名 历代中医外科著作颇多,各家所载外科疾病的病名,由于地区不同,方言各异,致使病名不统一,同一性质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阶段、形态等不同而有几个病名,有时一个病名又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外科疾病名目虽然繁多,但从它的命名依据来看,一般是根据..
阅读:9875时间:2014-01-06
石瘿石瘿是以颈前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凹凸不平为主要表现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本病较常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癌。[病因病机]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郁痰浊结聚不散,气滞则血瘀,积久瘀凝成毒,气郁、痰浊、瘀毒三者痼结,上逆..
阅读:10239时间:2014-01-06
肉瘿肉瘿是以颈前结喉正中附近出现半球形柔软肿块,能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及中年人,女性多见。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腺瘤。[病因病机]由于情志抑郁,肝失调达,遂使肝郁气滞,肝旺侮脾,脾失健运,饮食人胃,不能化生精微,形成痰浊内蕴,湿痰留注于任、督,汇集..
阅读:9749时间:2014-01-06
乳核乳核是以乳中结核,状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病因病机]由于恼怒伤肝,优思伤脾,导致肝脾两伤,气机阻滞,水湿失运,痰浊内生;或因冲任失调,痰瘀互结于乳房而成。[..
阅读:9623时间:2014-01-06
乳疬乳疬是以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乳房异常发育症。分为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和儿童乳房发育异常两大类,前者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为继发性;后者见于10岁左右儿童,多为原发性。[病因病机]乳头属肝,男子乳房属肾,故奉病与肝肾有关。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
阅读:9868时间:2014-01-06
乳衄乳衄是以乳窍溢出血性液体,乳头或乳晕部触及可活动的质软、不痛肿块为主要表现的乳房肿瘤。《疡医大全·乳衄门主论》云:“妇女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本病多发生于40—50岁妇女,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癌。本节所讨论的是乳腺导..
阅读:9728时间:2014-01-06
乳发乳发是以乳房红肿痛热,溃后大片皮肉腐烂坏死,甚至热毒内攻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启玄·乳痈》云:“乳肿最大者名曰乳发。”《医宗金鉴》云:“此证发于乳房,锨赤肿痛,其势更大如痈,皮肉尽腐,由胃腑湿火凝结而成。”好发于哺乳期妇女。相当于西医..
阅读:9420时间:2014-01-06
流痰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外科医案汇编》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
阅读:9385时间:2014-01-06
走黄与内陷走黄与内陷是疮疡阳证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传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危险性证候。疔疮毒邪走散为走黄,其他疮疡引起毒邪内传者大多称为内陷。相当于西医的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由于走黄与内陷在病机上有所不同,临床症状也有差异,故分别介绍。走..
阅读:9420时间:2014-01-06
发颐发颐是指热性病后余毒结聚于颐颌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医宗金鉴》:“此症又名汗毒,发于颐颌之间,属足阳明胃经。”其特点是颐颌之间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病势严重者常可出现内陷变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病因病机]多由伤寒或温病治疗不彻底,以..
阅读:9336时间:2014-01-06
无头疽无头疽是多种发生在骨骼与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其特点是漫肿色白,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并能形成瘘管。如发于长骨者多损骨;发生于关节的,易造成畸形,《外科证治全书》云:“阴疽之形,皆阔大一,根盘坚硬,皮色不变,或痛或不痛,为外科最险之症。”临床上常见的..
阅读:10078时间:2014-01-06
发“痈之大者名发。”说明发的病变范围较痈为大。故一般把来势迅猛而病变范围大于痈的外疡称之为发。《外科精义》云:“夫五发者谓疽发于脑、背、肩、髯、鬓是也。”其特点是在皮肤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有的3&mda..
阅读:9399时间:2014-01-06
疔疔是指发病迅速而且危险性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易引起走黄危证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疔肿》云:“初起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则呕..
阅读:9476时间:2014-01-06
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外科疾病多生于体表,易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中医临床主张“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候与治疗也就不同。因此,掌握病因病机,对于诊疗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致病因素 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包括..
阅读:9406时间:2014-01-06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外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
阅读:9448时间:2014-01-06
乳岩乳岩是以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肿块溃烂,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妇人大全良方》云:“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巉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
阅读:9427时间:2014-01-06
热疮热疮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宋,《圣济总录》云:“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本病以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的成群小疱为临床特征。多在1周后痊愈,但易于复发。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尤以成年人为多。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病因病机]本..
阅读:9336时间:2014-01-06
骨瘤骨瘤是以肿块坚硬如石,紧贴于骨,推之不移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叠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者,名骨瘤。”相当于西医的骨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由于恣欲伤肾,虚火内亢,肾火长期郁遏,肾所主之骨气..
阅读:9532时间:2014-01-06
肉瘤肉瘤是以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稍软,皮色不变,无痛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外科正宗》云:“肉瘤者,软若绵,肿似馒,皮色不变,不紧不宽。”显然,它不同于西医的。肉瘤,(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而相当于脂肪瘤。为最常见的良牲肿瘤。[病因病机]脾主肌肉,由于思虑..
阅读:9252时间:2014-01-06
血瘤血瘤是以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皮肤上发生肿块,色红而内含血丝,破皮则血流难止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类证治裁》云:“血瘤自血脉肿起,久而现赤缕或皮色赤。”相当于西医的海绵状血管瘤。[病因病机]由于心火妄动,逼血人络,血热妄行,脉络扩张,气血纵横,结聚成形,显露于肌..
阅读:9287时间:2014-01-06
第八节 破伤风破伤风是指先有破伤,风毒之邪由创口侵入而引起惊风的一种疾病。西医亦叫破伤风。其临床特点是,有皮肉破伤史,有一定潜伏期,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抽搐间歇期全身肌肉仍紧张强直,伴有发热,但神志清醒,多因并发症而死亡。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ldq..
阅读:9588时间:2014-01-06
精癃精癃是指精室肥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疾病。其特点是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湘当于西医的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病机]常见病因为年老肾气渐衰,中气虚弱,痰瘀互结水道,三焦气化失司。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失宣不能输布,影响水道通调,..
阅读:9364时间:2014-01-06
囊痈囊痈是发于睾丸以外阴囊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阴囊红肿疼痛,寒热交作,继则皮紧光亮,形如瓢状,痛剧。《外科大成》云:“夫囊痈者,阴囊红肿热痛也。”相当于西医的阴囊脓肿、阴囊蜂窝织炎。[病因病机]囊痈多由久著汗湿衣裤,或坐卧湿地,外感湿毒浸淫浸渍;或因囊痒搔抓..
阅读:9378时间:2014-01-06
水疝水疝是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囊形肿物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外科正宗》云:“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红无热,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宜用针从便处引去水气则安。”水疝可分为先天性水疝与继发性水疝两种,前者多见..
阅读:9301时间:2014-01-06
锁肛痔锁肛痔是指肛管直肠癌后期,肿块堵塞肛门,引起肛门狭窄,大便困难,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称锁肛痔。相当于西医的肛管直肠癌。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偶见于青年人。其临床特点是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直肠肛管肿块。锁肛痔病名首见于《外科大成》,云:“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
阅读:9455时间:2014-01-06
肛漏肛漏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多由肛门痈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所致。西医称之为肛瘘。本病发病率高,在肛门直肠疾病中仅决于痔,居第2位,肛漏多由原发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也有仅有内口或外口者。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其临床特点为..
阅读:9357时间:2014-01-06
第七节 脱疽脱疽是指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
阅读:9350时间:2014-01-06
青蛇毒青蛇毒是体表筋脉发生的炎性血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体表筋脉(静脉)掀红灼热,硬肿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甚者可致恶寒发热等症。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湿热毒邪入侵,以致筋脉气血瘀滞,阻塞不畅。有的与静脉注射有关。[诊断]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女都可发病,好发于..
阅读:9294时间:2014-01-06
精浊精浊是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的生殖系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并伴有会阴部、腰骶部、耻骨上区等部隐痛不适等。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也可将其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
阅读:9385时间:2014-01-06
子痈子痈是指皋丸及附睾的感染性疾病。中医称皋丸和附皋为肾子,故以名之。子痈分急性子痈与慢性子痈,两者都有睾丸或附皋肿胀疼痛的特点。《外科全生集》云:“子痈,肾子作痛而不升上,外观红色者是也。迟则成患,溃烂致命;其未成脓者,用枸橘汤一服即愈。”急性子痈急性发病,睾丸或..
阅读:9469时间:2014-01-06
子痰子痰是发生于附皋部,属于疮痨性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中医文献称肾漏、穿囊漏。其特点是患病的附睾有慢性肿块,最后化脓破溃,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易成窦道,经久不愈。相当于西医的附睾结核。[病因病机]因肝肾亏损,脉络空虚。诊断]子痰好发于中青年,以20—40岁居多..
阅读:9413时间:2014-01-06
息肉痔息肉痔是直肠内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如果很多息肉积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肠者称息肉病,多为恶性。相当于西医的直肠、结肠息肉。[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湿热下注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诊断..
阅读:9189时间:2014-01-06
外科治法 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分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之法基本与内科相同,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施治,但其中透脓、托毒等法,以及结合疾病应用的某些方药,则有显著区别,也为外科的特点。而外治中的外用药物、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中的药线、垫棉,则为外科所独有。在临床上轻浅小恙或某些..
阅读:9252时间:2014-01-06
临床上有些药物可引起阳痿,有的属于药物本身对性机能的影响,也有的属于患者心理上的障碍。对本身性机能低下的患者,在用药时应尽量选择对性机能影响较小的药物。但有些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又不得不服用对性机能有影响的药物,这就需要在了解药物治病的同时,对药物的副作用有充分的认识,掌握药..
阅读:9182时间:2014-01-06
气瘿气瘿是以颈前漫肿,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软,可随喜怒而消长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肿大性疾病。俗称“大脖子”病。《诸病源候论》云:“气瘿之状,颈下皮宽,内结突起,腿腿然亦渐大,气结所致也。”本病多流行于缺碘的高原山区,如云贵高原及陕西、山西、宁夏等地;但..
阅读:9245时间:2014-01-06
制法:取大蜘蛛一个,用微湿的黄泥土包好,放在火里烧成灰。冷后,将蜘蛛灰取出,加1.5—2钱轻粉研均,即可应用。用途:外用敷治腋臭,忌内服。用法:在每天洗澡之后用棉花沾一点涂在腋下,连用几天,一般3—4天可痊愈,而且也不出黄汗。此法曾被我院用于治疗10多年腋臭患者多例,经用药3..
阅读:9217时间:2014-01-06
牛皮癣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牛皮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世界卫生组织把牛皮癣列入全球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我国总患病率0.72‰,初发年龄男性大多为20-39岁,女性大多为15-39岁。近十年来发病率有上升和提前的趋势。 据肖..
阅读:9434时间:2014-01-06
膝关节炎病因主要由于年老体虚,加以外邪侵袭而发病,肝血不能养筋、肾精不能充骨,加以正气虚弱,不能抵抗风、寒、湿等外邪,风寒湿三气夹杂乘虚而入侵,就可以发病。膝关节炎也称为膝骨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炎。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据资料显示,我..
阅读:9511时间:2014-01-06
伤后处理勿用不正确方法 “门诊医生经常见到烫伤患者,创面涂抹了牙膏、紫药水后伤势加重、发生感染而来就诊者。更有甚者,父母将烫伤的婴儿泡在酱油中送医院就诊。这些都是错误的处理方法,会影响烫伤的治疗与康复。”岳茂兴说。他指出如下一些错误烫伤处理方法的害处: 一是用肥皂、食..
阅读:9210时间:2014-01-06
1.鲜臭梧桐树枝,折断取汁涂患处,每日3~5次。2.鲜马齿苋500g,洗净捣烂,摊布上贴患处,一日一换。3.鲜羊蹄根适量,绞汁涂患处,一日一次。4.鲜嫩核桃适量,用刀削下核桃绿色外皮,切碎,纱布包,用力试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20天。5.生鸡蛋2个,陈醋150ml,浸泡7天,取出去壳,捣烂,擦患处,现用..
阅读:9140时间: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