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有哪些症状?
2015-09-14阅读:948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症状,尤其是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早期症状,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有什么表现?得了荚膜组织胞浆菌病会怎样?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有哪些并发病症,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常见症状

肉芽肿、淋巴结肿大、免疫力降低、无力

一、症状

1.肺部组织胞浆菌病 由于吸入带菌的尘埃,可以引起急性感染。95%的病例无症状,愈后只留下钙化点。少数可有轻度或中等度的症状,如干咳、胸痛,儿童可发热。严重病例可有消瘦、无力、盗汗和咯血,颇似结核。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和真菌培养阳性。胸片示肺部散在浸润、肺门淋巴结肿大,最后留下均匀分布的钙化点。在流行地区约10%的患者由于吸入大量孢子,突然发生较严重症状,如高热、气急、胸痛,类似急性肺炎。组织胞浆菌素试验强阳性。

2.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可以呈良性病程,如肺、肝、脾等脏器可有许多钙化点,但无症状。在一定条件下,如免疫力降低,则可变为进行性、播散性或暴发性。进行性或播散性多见于成人,有严重症状和肝脾肿大。暴发型大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婴儿,可迅速导致死亡。少数病例可以转为慢性或表现为皮肤黏膜溃疡或肉芽肿,出现于口腔、舌、咽喉、胃肠、外生殖器或皮肤,骨和关节很少被波及。原发性皮肤感染甚为少见,偶可见于实验室工作人员。

二、诊断

早期原发性肺部感染主要依据组织胞浆菌素皮试,结合X线胸片检查。播散性病例应依据真菌学检查及血清试验。

1.组织胞浆菌素皮试 1941年由van Permis最早应用,数年后由Emmons标准化,是本菌在天冬酰胺葡萄糖培养基上于25℃培养2~4个月的菌丝相滤液制成,这与"OT"的培养基相似,无致敏作用,一般用1∶100或1∶1000稀释液。当皮内注射48h后局部发生硬结达5mm时,即认为阳性。可与皮炎芽生菌及球孢子菌等产生交叉反应。

2.真菌学检查

(1)直接镜检:从痰中直接找本菌仍较困难,KOH涂片常是阴性。可取痰、血离心后的白细胞层及活检、胸骨穿刺材料等用于涂片。一般涂片可先以甲醇固定10min,再用姬姆萨染色。菌体常位于巨噬细胞内,直径约2~4 m,常呈卵圆形,在较小一端有出芽,芽很细,染色时可以脱落。细胞周围有一圈未被染色的空晕,为细胞壁。菌体内有一个大的空泡。尽管菌体常位于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内,但由于吞噬细胞被破坏,故亦可位于细胞外。许多其他酵母菌、异物、人工污染、寄生虫等可似本菌的酵母型,应注意区别。

(2)真菌培养:原发性肺部感染的痰液最适于分离本菌。取患者晨起漱口后的第一口痰,以脓性或带血的痰为佳,直接接种于血琼脂或沙堡琼脂上,25℃培养。培养物应仔细检查,有时易被其他污染杂菌及白念珠菌所污染。此时可用Smith及Goodman改良培养基 含氢氧化氨的酵母浸膏培养基,它可抑制许多细菌、酵母及腐生性真菌,并能中和酵母菌所产生的酸。

其他病变材料如活检标本、胸骨穿刺物等可种于血琼脂或沙堡琼脂上,再以胶布封起,置于塑料袋内,以防培养基干涸。培养6~12周,当有菌丝时即应作鉴定。在血琼脂上菌落最初呈球状、脑形,粉红至红棕色,有时可转为白至淡棕色丝状菌落。此时难与皮炎芽生菌及其他许多真菌相鉴别,应靠其带棘刺的大分生孢子及转成酵母型来帮助鉴定。本菌的双相型菌落主要表现在真菌型菌落中,镜检有细长分隔的菌丝,有少数直径2~3 m的圆形或梨形光滑的小分生孢子,及直径8~15 m的圆形或梨形的厚壁、有棘刺的齿轮状孢子,位于菌丝两侧或孢子柄的顶端,这对本菌有鉴定意义。

3.血清试验

(1)筛选试验:早期乳胶凝集试验常呈阳性,免疫扩散法可帮助区别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病变,与乳胶凝集试验相似,常在出现症状2~5周后呈阳性。也可用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

(2)确诊试验及预后估计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要在其他试验阳性6周以上后才呈阳性,滴度达1∶32即有意义,但有时在活动性病变期1∶8或1∶16即有意义,故应作梯度稀释。一般说来,补体结合试验加上皮内组织胞浆菌素试验对诊断及估计预后最有价值。

以上是对于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并发症,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常见并发症

肺炎

一、并发病症

严重病例可有消瘦、无力、盗汗和咯血,颇似结核。在流行地区约10%的患者由于吸入大量孢子,突然发生较严重症状,如高热、气急、胸痛,类似急性肺炎。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症状,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