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喝中药的禁忌,喝中药的方法,喝中药技巧
2017-11-04阅读:942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中药喝了又吃西药可以吗
1. 中药喝了又吃西药可以吗
2. 服用药物的时间有讲究
3. 喝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二、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三、如何喝中药不苦

中药喝了又吃西药可以吗

1、中药喝了又吃西药可以吗

可以的,不过吃两种药需要相隔两三个小时。中药中含有丰富的鞣质,会与某些官能团发生反应,西药里面的一些化学成分很容易被中药中的鞣质破坏,两药如果同服,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最好还是相隔两三个小时再吃吧。

中药喝了又吃西药可以吗?

2、服用药物的时间有讲究

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服用时间上都颇有讲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呈现明显的生物节律性,不同时间服药,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要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同时让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就必须掌握最佳的服药时间。

2.1、首先,在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取药时仔细聆听药师的提示。通过餐前餐后间隔给药、服中西药间隔半小时的原则既能增强药物的有效性,又可以减少药物的相互作用。

2.2、其次,可参考“时辰药理学”,针对病情选择最佳给药时间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尽可能降低毒副作用。

3、喝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3.1、忌萝卜: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中药喝了又吃西药可以吗?

3.2、忌生冷: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3.3、忌浓茶: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在两餐之间服用药物,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产生影响,适宜餐间服用的药物是治疗脾胃病类的。

如何喝中药不苦

1、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中药喝了又吃西药可以吗?

2、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这样既可以防止烫嘴,又可以纠正苦味艰涩之偏。

3、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4、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5、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