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按摩养生,按摩养生知识
2018-04-05阅读:970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按摩养生知识
二、按摩养生项目
三、按摩养生的注意事项

按摩养生知识

1、按摩养生知识

脚是人体的最重要地方,它里面有许多穴位的,比如:石家庄中医告诉你按哪会使得你身体如何?会有什么效果,一般中医帮你按有的人会适应这种方法,有的人则不太适应当然不用勉强自己,按摩是一种享受,不要让自己感觉到疼痛。

经常泡脚就是一个好方法,当然人们也会添加一些中药,让自己更加舒服,达到想要结果,从而对身体也有益处。

神经衰弱:用药:夜交藤500g。

用法:将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脚湿气、干裂者:用药:白凤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药任选一种,放入250ml醋内泡24小时后,睡前加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20分钟,连用7天。

风湿麻木:用药:和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

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中医泡脚,不仅会自己身体好,对各种脚上不适的情况也有所帮助,也会有排毒养颜效果。

2、按摩养生按什么穴位

2.1、太白穴:缓解脚痛

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2.2、委中穴:缓解腰背痛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按摩养生知识

2.3、阳池穴:保护腕

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2.4、足三里穴:补脾健胃

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3、中医养生知识

3.1、平衡气血

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

按摩养生知识

功效:降低血压,镇心安神。

3.2、心平气和

两脚分开直立,随吸气两臂缓慢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正中移动,直到手掌与喉平行,再随呼气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并以意领气下沉,两腿屈膝下蹲,直到两手齐脐部,反复数次。

功效:顺畅呼吸。

3.3、舒筋活络

自然站立,两只手臂慢慢向前平举,保持与肩膀同高,手心向内跟随着两臂回撤,手背从两腋、腰、尾骶关节方向向下按摩,并以意引导到涌泉,两腿下蹲,动作重复几次即可。

功效:可放松全身,舒筋活络。

按摩养生知识

按摩养生项目

1、水上按摩,人体在水中很容易放松肌肉和心情,因为水柔和,给人营造一种舒适安逸的感觉。

2、水疗spa。这种按摩方式主要是通过作用水的特性、温度以及物理特征从而达到保养和健身的效果,另外就是spa这种按摩的方法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了,时代的冲击结合现代的技术,可能这就是收到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3、丝足按摩,这种新颖的按摩手法也是近年来就行的,运动穿SW的脚完全代替手来给身体的各个穴位进行按摩,从而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得到不一样的解放。

4、脚底按摩。脚底按摩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脚底的穴位来进行按摩,因为脚底连接着的不同的器官,固定的脚底按摩可以增强各个器官的健康指数。

按摩养生的注意事项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4、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5、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