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耳炎,中耳炎偏方
2018-04-08阅读:980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治中耳炎的偏方
二、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三、中耳炎怎么护理

治中耳炎的偏方

1、治中耳炎的偏方之三黄汤

组成:黄连、黄柏各6克,黄芩8克。

用法:将以上药加水,煎煮2次,取2次煎汁混匀,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燥湿。适用于中耳炎,证见耳底疼痛、耳流黄稠脓、耳鸣、听力减退、苔黄、脉弦数。

2、治中耳炎的偏方之银菊花

组成:银花、菊花各10克。

用法: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中耳炎,证见起病较急、耳内疼痛、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治中耳炎的偏方

3、治中耳炎的偏方之白矾猪胆吹耳

用白矾15克,猪胆1个。将白矾装入猪胆内,防阴凉处晾干后取出白矾研磨过筛备用。用双氧水冲洗患者耳道,吹入适量药物入耳中。每日1-2次,白矾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使用本方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4、治中耳炎的偏方之柏子仁香油滴耳

柏子仁10克。将柏子仁烘干研磨成细末,加入香油调成稀糊状,将药油装入小瓶中。先用双氧水洗拭干净患耳脓液,然后将药油滴入耳道内,早晚各一次,每次3-4滴,滴完后扯耳轮活动几下,以使药油进入中耳。如果没有并发症,可以不用其他药物。

5、治中耳炎的偏方之苦参黄柏散滴耳法

用苦参、黄柏各3克,冰片1克,枯矾2克。先将前2味烧炭,再与后2味共研磨成细末,一并放入烧沸并冷却后的香油中调匀并用。用时滴入患耳内,每日2次,每次2-3滴。苦参可以清热除燥、杀虫;黄柏可以解毒,治疗疔疮;冰片能够消肿止痛,一同配合枯矾,可以有效的缓解化脓性中耳炎症。

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鼓膜切开术

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治中耳炎的偏方

鼓膜穿刺抽液

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咽鼓管吹张

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鼓室置管术

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3-4次。

中耳炎怎么护理

经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治中耳炎的偏方

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有胆脂瘤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尤其要注意是否有再发现象,恶臭的耳漏,听力的递减或前述各项并发症的产生,这些都是须要再手术的表征。

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养成正确的医疗习惯,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认为症状减除而自行停药,中止治疗,以致病情转为慢性或产生副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