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
2018-04-21阅读:989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治腰间盘突出偏方有什么
1. 治腰间盘突出偏方有什么
2. 腰间盘突出的原因
3.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
二、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治腰间盘突出偏方有什么

1、治腰间盘突出偏方有什么

外敷:取碗口那样大小的老羊皮一块,白芷10克,当归、血竭、乳香、没药、大黄、乌药、川乌、肉桂各15克,生草乌5克。共研为细末,放到1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成糊状,摊于老羊皮之上。再取木鳖子2克(研末)撒于其上。趁温热敷于患部。一个疗程就可以治愈。

汤剂方:川断狗脊木瓜羊藿叶熟地骨碎补各12克,杜仲、当归、菟丝子云苓、泽泻元胡、鸡血藤、各15克,香附白芥子、半夏各10克,田七粉5克,核桃肉、黑芝麻各30克。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怀牛膝15克;痛甚加蜈蚣2条;舌苔黄腻加萆薢15克黄柏8克。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两次服用(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

治腰间盘突出偏方有什么

2、腰间盘突出的原因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也有可能和遗传有关。

3、腰间盘突出的症状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有的还会有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症状。

治腰间盘突出偏方有什么

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

1、避免体重过重。

2、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3、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

4、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5、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6、平时开车时,座椅前移以保持膝盖与臀部同高,坐直,以两手同握方向盘开车。以靠垫或成卷的浴巾保护您的腰部。切莫坐在太后面开车。伸长脚踩踏板或伸直手臂开车,减少腰背脊椎的曲度。

7、及时检查:当出现腰腿疼痛、弯腰受限,腰部不适时及时的到医院进行确诊检查是预防疾病发生最有效的的途径。

治腰间盘突出偏方有什么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走锻炼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简单易行的方法,选择空旷的走廊或者广场,每天倒走30分钟左右。改善腰背肌状态,保证腰椎生理弯曲处在正常位置。

2、将双手放在同侧腰部,由上向下,再由下至上,反复搓腰15次左右,以腰部感觉发热为佳。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3、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锻炼腰部肌肉,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4、俯卧于床,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重复上述动作各10余次,每天锻炼30分钟。加强腰部肌肉功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5、每天做挺腹运动10余次。加强腰背肌的锻炼。

6、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10余次。加强腰部肌肉功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