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治疗鼻炎,鼻炎
2018-04-21阅读:986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治疗鼻炎的小偏方
二、鼻炎如何预防
三、鼻炎怎么护理

治疗鼻炎的小偏方

1、治疗鼻炎的小偏方

食疗治鼻炎

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再灌满醋至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边食蒜、边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对准鼻孔熏半小时,能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妨试试。

大蒜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起作用的是独特辛辣味的大蒜素。吃蒜熏醋这招可以试试,反正蒜也好,醋也好,都是健康食品,不会有副作用。治疗鼻炎的小偏方

熏洗治鼻炎

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

2、鼻炎的病因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治疗鼻炎的小偏方

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着差异。

3、鼻炎的症状

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全身表现多数人还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鼻炎如何预防

1、少食辛,辣,炸,炒之属热性之品。如辣椒,生姜,炸油条,烧饼,饼干,快餐面等。同时海鲜及冰冻鱼,鱿鱼,虾米等咸海产品容易刺激透发炎症,这类食品最好不食。治疗鼻炎的小偏方

2、饮食多样化。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新鲜蔬菜、菠菜、胡萝卜等。

3、平时鼻局部及额面部可用热水热敷或用电吹风局部加温也可以,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4、保持心情开朗,不要总是想着使人烦恼之事,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5、起居劳作有度,注意休息,上网不要通宵达旦。

6、积极锻炼身体,最简单有效锻炼方法是坚持晨跑,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7、预防感冒,感冒往往引发过敏性鼻炎复发,为此若患外感应及时及早治疗。

8、病中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

9、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特别是手的接触。

10、有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

鼻炎怎么护理

1、鼻炎日常护理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或是使用空气过滤器,不要让鼻子太干燥。

2、鼻炎日常护理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吸烟、饮酒等,因为这些因素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鼻黏膜调节功能变差,病毒乘虚而入而导致发病。

3、鼻炎大多是着凉感冒引起的,鼻炎日常护理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浴、冷水洗脸等都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

4、在秋冬季或感冒流行期间,鼻炎日常护理外出戴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做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用白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5、早晨5点到10点,是花粉扩散高峰时间,最好不在户外久待。巧用葱白治鼻炎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