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每个宝宝生下来,小拳头都是握得紧紧的。瞧,4根手指把大拇指包在里面,裹得牢牢的!那么如何打开宝宝的小拳头,小编来告诉你如何打开宝宝的小拳头.
一、为什么要及时打开宝宝的小拳头
1、手的动作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对诱导婴儿心理发展起了前提的作用。
2、手指分开后,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物品,使婴儿能够主动地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知觉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育。
3、通过手部动作,婴儿和环境产生了互动,帮助婴儿建立自己和环境互动的概念,这种互动的经验对婴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打开宝宝小拳头后妈妈如何做
1、日常生活中的舒展活动
2、生活中,时常打开宝宝紧握的双拳,会让宝宝有舒展手指的轻松感觉;
3、洗澡的时候别忘洗宝宝的小手。把手指尖轻轻伸进宝宝的手掌里,在小手心里轻轻地来回转动,边清洗边按摩;
4、喂奶的时候把宝宝搂在怀里,把手指伸进他的手心里,大手握小手,轻轻地摸一摸,缓缓地摇一摇;轻轻抚摸、张开宝宝的拳头,让小手掌触摸妈妈的乳房和妈妈的脸;不停地和宝宝说说话。吸吮妈妈的乳汁、感觉妈妈肌肤的温暖,宝宝满足又舒服。
5、给宝宝的手指做按摩
6、宝宝吃饱喝足、心情愉快的时候,可给宝宝的小手做按摩,肌肤温柔的触感能刺激宝宝触觉神经,使宝宝身心放松,小拳头很容易就松开了。
7、拿起宝宝的手掌,轻轻掰开拇指,再将手指一起打开,闭拢,再打开,边做边说话、唱歌。握住宝宝的手指,轻轻地一根一根打开,再一根一根合拢,轻柔地抚摸。
8、鼓励宝宝频频“出拳”,练习手眼协调,触碰、抓拿东西。
9、把玩具放入宝宝的手掌
我们之前提到过宝宝小拳头暗藏大智慧,让宝宝握住玩具,妈妈拿住宝宝的小手,一起摇摇,听听玩具会发出什么声音。在游戏中宝宝慢慢学习控制、使用自己的手,这样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着良好的作用。
10、摇篮小贴士:
(1)、宝宝的正确握姿:拇指和四指要相对而握。
(2)、选择适合的玩具:适合宝宝手掌大小、会发声、材质柔软的玩具。
(3)、宝宝玩的时候旁边一定要有大人陪伴。
三、妈妈需要了解——精细动作的2个特点:
1、精细动作不是单纯的手部运动,它还包括视觉和动作的协调,包括趋近物品、抓住物品或者拿到东西把它丢掉,运转手腕、双手协调等动作。
2、它受练习的影响,假如孩子精细动作上练习不够,他的精细动作发展可能会落后,而且视觉能力、注意力也会影响细动作的发展。
新生儿为什么总是捏紧自己的小拳头?
握紧小拳头——婴儿的抓握反射
直到满1个月,宝宝的手都是紧紧握着的。用指尖触摸宝宝的手掌,或者把手指伸进宝宝的手掌,宝宝的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他握得那么紧,你甚至可以连手带身体把他提起来。
新生儿的很多动作都是反射动作,科学家说,手的抓握反射的动作可能是婴儿用来抱住妈妈的原始依附行为。
第2个月:宝宝的手掌开始松开,而且有了“出拳”的动作!
向外伸出手——似乎想触碰玩具,但只会挥拳却打不中目标
现在,宝宝的手掌手臂都变得松弛起来,手掌自然弯曲,并且开始“出拳”了。宝宝使劲把手伸出去,似乎想触碰玩具,但是,打中玩具的次数比没打中要少。
四、宝宝紧握小拳之谜
宝宝出生后,如果你用手指接触他的手掌,他会牢牢地抓住你的手指不放,有时你可以用手指将他的胳膊提起来,可见握得好紧。这种反射称为握持反射,是人类的先天反射,发育成熟的足月宝宝都会这样。至于个中奥秘,医学专家尚未弄清楚。有人猜测是源于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在远古时代,类人猿要从一个树枝跳到另外一个树枝可不是轻轻一抓就能办到的事情,握力的大小事关重要。以后虽然进化成人类,但这种原始技能却依然保存了下来,一种发射的形式继续存在。这种先天反射多在6个月以后逐渐消失。
如何打开宝宝的小拳头,手和宝宝的大脑发育关系密切。手的动作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对诱导婴儿期宝宝心理发展起了前提的作用。妈妈们只要把握好宝宝的小手,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