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儿童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孩爱告状 父母需慎重处理
2015-03-19阅读:10631 学员编辑 收藏

年少的孩童爱告状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大人对于孩子实事求是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处理,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成长。

“老师,我被××打了。”

“他拿了××的东西不还。”

为何有些孩子太会告状了,遇上他们真是受不了!

其实,孩子“告状”是一种依赖心理的表现,不少父母或老师苦于无法制止其这种行为,于是就对爱“告状”的小孩产生反感。实际上,孩子的“告状”是否应该制止,主要需看其“告状’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的告状动机主要有五种:

1、被别人欺负后,想寻求大人的保护。

2、检举他人,希望成年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

3、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

4、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

5、是嫉妒他人,企图利于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年少的孩童爱告状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大人对于孩子实事求是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处理,当然更重要的是强化孩子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淡化其“告状意识”乃至依赖心理。例如,大人可以这样对孩子讲:“××弄坏书不是故意的,以后你和他一起爱护书好吗?”如果对孩子的“状述”不置可否,不仅会使一些有害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如果鼓励他们的告状行为则会使其他孩子争相效仿,以致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一些小孩养成时时窥视他人秘密的不正常心态,导致其人格的畸形发展。所以一旦孩子告错了状,老师或家长应该及时对他进行提醒、帮助和纠正。

总之,大人对待孩子告状的处理方式必须依据孩子的告状动机而定。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孩子的“告状积极性”会逐渐消失。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