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儿童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当宝宝开始逆反怎么办
2016-07-29阅读:948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当宝宝开始逆反父母怎么办?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开始变得不听话,而且做父母的越教育宝宝,宝宝就越反抗,那么当宝宝开始逆反父母怎么办?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一、当宝宝开始逆反父母怎么办

当宝宝开始逆反父母怎么办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发现成功人士和普通人显着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着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因此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事。

一过了整天要妈妈的一两岁,宝宝就开始变得闹腾了。和父母做对、故意耍赖、犟、不听话、在大院里疯跑、不爱回家。以前父母给他们吃啥,他们就吃啥。现在也不行了,他们开始要吃这个,不吃那个,不穿这个衣服,喜欢那件衣服,自我意识开始特别强。

这时,习惯照顾宝宝、一切都由自己做主的父母倒不习惯了,开始纳闷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孩子怎么了,难道想造**不成?这时候,打呀骂呀,怎么管教似乎都不见成效,孩子哭喊,父母也焦虑。这时怎么了?

其实,真正的根源是,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有了“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到了五六岁乃至更大,就是一个自我开始发展建立的过程。这时,父母也要学习如何合理的应对,除了照顾孩子吃喝之外,更要照顾他们的心智。

宝宝要自由

宝宝两三岁的时候,开始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表现。这种表现特征事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他们开始学会用手脚等多种方式认知世界,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人抱,甚至不愿让大人拉着手走路。已经能够用简单语言来表达他们意图的宝宝,开始学会说“不”,“我会,我自己来。”,他们要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走路,不过,他们往往因为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喝水打翻杯子,而遭到父母的批评,说他们“不听话”、“犟”。这时候的宝宝非常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幼年时期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此外,这时候的宝宝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发现成功人士和普通人显着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着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因此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事。

一过了整天要妈妈的一两岁,宝宝就开始变得闹腾了。和父母做对、故意耍赖、犟、不听话、在大院里疯跑、不爱回家。以前父母给他们吃啥,他们就吃啥。现在也不行了,他们开始要吃这个,不吃那个,不穿这个衣服,喜欢那件衣服,自我意识开始特别强。

这时,习惯照顾宝宝、一切都由自己做主的父母倒不习惯了,开始纳闷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孩子怎么了,难道想造**不成?这时候,打呀骂呀,怎么管教似乎都不见成效,孩子哭喊,父母也焦虑。这时怎么了?

其实,真正的根源是,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有了“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到了五六岁乃至更大,就是一个自我开始发展建立的过程。这时,父母也要学习如何合理的应对,除了照顾孩子吃喝之外,更要照顾他们的心智。

二、孩子教育的注意事项

1、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2、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比如说:“小军,差不多再过十分钟,你该进来吃饭了!”同时,他们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

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主法是无效的。

4、不要纵容孩子过分

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年-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