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孩子的心理如何对抗天灾
2011-04-27阅读:9742 学员编辑 收藏

最近地震灾难频繁,电视、报纸各类报道铺天盖地,孩子们也在主动或被动中接受着这些跟灾难有关的信息和画面。不少孩子心理会因此产生疑惑或恐惧,面对这一切,父母应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

现象聚焦:灾难画面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日本地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电视台和报纸也对灾难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每天傍晚,张琳都会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新闻,了解灾情的最新状况。这天,张琳如往常一样正专注地看着新闻报道,突然发现五岁的儿子独自一人蜷缩在沙发的一角,神情有点哀伤,细问之下,儿子才道出了一串心中的焦虑:“妈妈,什么是地震?我们这里会发生地震吗?地震了我们怎么办?我会死吗?爸爸妈妈会死吗?”张琳没想到,每天电视新闻上的灾难画面竟然让孩子产生了恐惧,心里留下了阴影。但对于儿子的疑问,张琳一下子无言以对,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灾难呢?

孩子应如何面对灾难?

对于这场地震,孩子们也不是“绝缘体”,他们心里会有一堆疑惑、想法和恐惧。父母无需避谈灾难,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

◆实事求是地、从科学角度来谈论地震灾害,跟小孩子讲解一下地震的小常识,告诉孩子只有少数强震会造成大灾难。并告诉孩子自己所处的地区并非地震易发地区,是安全的。

◆告诉孩子,政府会为这些灾难中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直到他们恢复原来的生活,可以举些例子,如已经恢复基本生活的地震地区。还有很多团队都会持续地帮助这些群体。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灾后人们团结互助、坚强、积极乐观等正面的事情,引导孩子看到这些灾难背后的好的一面,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些积极的种子。

◆可以告诉孩子万一真发生地震,应该如何做。比如在家里的话,应该怎样防护或躲避,在户外的话应该怎样做,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这样做不仅可以真真切切地教给他一些技巧,而且可以让他极大地感受到安全。

◆关注新闻报道时,父母最好与孩子在一起。鼓励孩子谈论他所知道的地震灾害,谈论焦虑,本身就是对焦虑的减轻。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要批评或嘲笑孩子的恐惧和胆怯。与此同时,父母还可以表达父母无论怎样都会跟他们在一起的,不用担心。

儿童抗震自救书籍热销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书店,发现自从云南盈江地震和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各书店有关地震灾后自救等方面的科普书籍尤其热卖。不少书店在儿童读物区内都专门摆放了面向儿童的抗震自救、避险等科普类读物,吸引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选购。陈女士正和读小学的儿子一起挑选抗震自救书,她告诉记者,专门带孩子来买些如何正确避险的图书,就是想让孩子多增加些避险知识。一些面向少年儿童的科普书会通过漫画、歌谣等轻松的方式把枯燥的科普知识讲述出来,孩子们看起来比较容易接受。

经验借鉴

日本抗震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旅居东京的贵阳人曹沛一家在日本东京生活,地震发生后,她赶紧跑到幼儿园接三岁的女儿璨璨。一进幼儿园,就看到老师已将孩子们全部领到操场坐着,还分发了饼干。璨璨看到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天我们又搞抗震演练了,好好玩哦。”

在日本,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每个学期都要接受专业的地震知识辅导。政府有明确规定,一旦发生地震,市民要立即前往附近最近的学校,“一是那里比较空旷,二是学校的建筑质量最好”。曾有报道:1995年日本关西地区大地震,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女孩子竟把母亲从倒塌的废墟中救出来,自己也安然无恙。原来她就是按在学校里学的避难程序做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