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情感倒错需要理解
2011-07-13阅读:9609 学员编辑 收藏

消息:丧亲之痛非但不痛,还出现了一系列的情感倒错表现,旁人纷纷指责当事人不孝无情,又或者怀疑她们有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怀疑的目光令她们倍感煎熬。

专家分析说,这类个案并不鲜见,人的情感有多样并存的同时,也有优势情感之分。当优势情感占上风时,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于常人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周边宽松、理解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患者快速回复健康。

亡母之痛并不痛

最近,家住金花街附近的凌阿姨的情绪倍感困扰。原来,去年年底凌阿姨瘫痪卧床10年的老母亲去世了,清明节前几天凌阿姨就早早约上亲戚去扫墓。但不知道为何,自从老母亲去世后,从前沉默寡言的凌阿姨突然变得外向了。扫墓当天她表现得很活跃,有点不太像一个新近丧母之人。凌阿姨的表现让其他亲戚感到不解。老人家埋怨她不孝,年轻人担心她精神失常。

接受记者采访时,凌阿姨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开心。她说,10年来她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体力和经济压力。照顾病人端屎倒尿,忙完了工作忙家务,人都差不多累跨了。她觉得自己差点就崩溃了。母亲去世她固然悲恸,但不用再照顾病人了,她感到一阵轻松。

男友去世很开心

最近男友去世的阿玲也有和凌阿姨同样的心理感受。在某医院心理门诊求助的阿玲介绍说,早在相恋之初,她就知道男友有严重的心脏病。因此,他们这段恋情从产生之初就遭受双方家长的坚决反对。阿玲反复强调,她其实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绝对不希望他死去。而当事情真的发生后,她反而觉得情绪很放松,之前从来不肯去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如今竟然主动邀约朋友组织球赛。

对此,专家分析说,像凌阿姨和阿玲这类病人其实并无重大精神疾患,但这类的求诊个案数量渐多。原因是社会生存压力大,碍于情面或者道德压力,不少人违背意愿维持生活现状导致压力渐大。当压力源骤然卸下,出现短时间性类似情感倒错的情绪反应。

广医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李幸民就认为,假如在3个半月之后,症状仍旧没有恢复正常,建议就医。他说,人的情感是丰富多样的。就凌阿姨而言,家中出现长期病患者,家人身心负担之重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凌阿姨10年如一日照顾病母,她的悲恸之情仿佛被透支了一样。在母亲离世后,她原本应有的悲恸之情或许尚存,但其身心重压骤去,随之而来的欣喜之情占了上风也是人之常情。同样,阿玲的遭遇也有相似之处。她因情感和社会道德始终坚持和重病男友相恋,但感情路上波折太多,令阿玲早感疲倦。男友的心脏病她早已预知,因此对方的死毫无悬念也构不成冲击了。所以阿玲并没有旁人想象中的悲哀。

情感倒错要注意

广医医学教育研究室尚鹤睿副研究员分析说,凌阿姨和阿玲前期的轻快感显然是可以理解的,而凌阿姨后期的惶恐不安也是由于不当指责对她形成不良刺激,构成内疚心理。她指出,造成这系列心理反应的根源很可能是因为当事人本身就有内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情感不分明等的性格。因此,有类似性格特征的人,在遭遇长期重压猛然消失后,情绪波动属于正常,身边人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的环境,让其快速回复平静。

此外,尚鹤睿提醒,假若是长期或者无缘无故出现情感倒错,该笑时哭,该哭时笑的情况,则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的征兆,应该引起病患及其家属的注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