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儿时玩不够 长大后或致“心病”
2011-08-07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童年不让玩,后果会咋样?近期,在一次在线调查的结果显示52.2%的人由于小时候不能玩,上大学或者长大后出现了“反弹”,开始大玩特玩。

孩子从玩中体验快乐情绪

“真没意思!”这句话从4岁女儿文文(化名)嘴里一出,刘女士吓得一愣。“我不快乐。”原来,自从3岁上了幼儿园,文文的“业务”越来越繁忙:从周一到周五,白天上幼儿园,晚上在家练琴、学书法、画画;逢周末,她还要参加英语班、舞蹈班。

“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一点玩儿的自由。”文文说,每次她看见院里嬉戏的小朋友,都特别羡慕。

“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但他们却不快乐,就因为没时间玩。”郑大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副教授许慧说,玩是儿童的天性和需求,“玩耍,不仅能促进孩子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和肢体动作协调,也让孩子很容易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避免厌烦和疲劳等负性情绪。”

如果父母从小限制孩子玩耍,他也许会变得“很乖”,但由于玩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缺乏快乐的情绪体验,他的心情往往是抑郁的,这可能导致长大成人后缺乏快乐的情绪反应,出现冷漠、孤独等问题。

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交往技能

玩耍,不仅让孩子体验快乐情绪,有助心理健康发育,孩子们在快乐游戏中,还能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许慧说,儿童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中心”,而游戏则能帮他们去除“自我中心”。在合作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掌握一些与他人交流、沟通等社交技能,以及轮流、分享、交换、互助等社会交往的规则,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建立相互信任、亲密的同伴关系,有助于社交技能的发展。

“会玩的孩子更适应社会交往,心理也更健康;相反,不少性格内向、孤僻,甚至有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孩子,大多小时候缺玩。”许慧说,如果一个孩子交往技能比较差,就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多疑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如果这些负性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甚至可能导致退缩性人格。

调查中,52.2%的参与者表示由于小时候被压制不能玩,上大学或长大后开始大玩特玩。

“一方面长期的学习压力,可能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导致玩物丧志;另一方面,小时候缺玩,会造成交往技能差,社会交往障碍常让他们不安、焦虑甚至退缩,某些人就可能沉浸于没有竞争、沟通障碍的网络虚拟世界。”

然而,成年之后大玩特玩,看似把童年的缺憾“补”回来了,其实,童年期玩耍中获得的交往技能、快乐情绪体验是很难弥补的。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究竟怎样让孩子玩好?其一,给孩子充分玩的自由。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4~10岁城市儿童中,51.6%上有课外学习班或特长班,10~12岁的城市儿童中,“上班”比例达到61.9%。许慧提醒家长,别让太多的兴趣班挤掉孩子玩的时间,否则不仅不利于孩子社交技能的培养,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逆反心理。

其二,给孩子宽松的玩的空间。只要没有什么危险因素,孩子玩耍时,家长尽量不要干涉他;否则,对孩子保护过度或限制过多,可能抑制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其三,鼓励孩子玩力所能及的游戏,指导进行力所不能及的游戏。小孩从力所能及的游戏中,能获得许多成功体验,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家长指导下,让孩子进行力所不能及的游戏,能激发想象力、创造力。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中也能增近亲子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其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许慧建议家长要给孩子挑选能和他人共玩的玩具,以培养合作能力和公平竞争意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