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我对自己的出身感到耻辱
2016-07-20阅读:948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从小到大,我都发现我和身边的同龄人不一样,我没见识,粗鲁,一看就知道我出自一个很差的家庭,他们则又聪明……

“从小到大,我都发现我和身边的同龄人不一样,我没见识,粗鲁,一看就知道我出自一个很差的家庭,他们则又聪明,又有教养,还会吹拉弹唱……什么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出身。他们的爸妈要么是知识分子,要么是姓后面‘带长’的,我呢,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有时候幻想过我出生在另外的家庭里:有钱,有地位,家里有很多书,父母教养我用特别文明的方式……我真是一直自卑到嫁人:我家男人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反正一涉及出身的事,我就不舒服……”

虽然说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家都是平等的,无论出身。但出身作为一种隐形的社会标准还是对我们的个人生活有很大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混乱的内心感受被深深地隐藏在心底。”法国心理治疗师莫丽安·布瓦让(Maureen Boigen)说。她观察到,我们似乎也为自己有这种耻辱感而感到耻辱。那么耻辱感从何而来呢?

北京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心理专家姬雪松认为:“耻辱感,是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没有耻感,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厕所和衣服。在耻感的驱动中,人们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好的姿态或位置,不断地让自己和理想状态靠近。所以,耻感并不是病态的情感。然而,当耻感长期稳定地统治内心世界时,它就成了篡位者,这时候令人们感到耻辱的,并不是自己的某个特征,比如出身、肤色,而是整个自己。”

害怕被否定

“耻辱感是害怕和愤怒的合成:由于害怕遭到否定,得不到别人的爱,或因出身遭到别人的嘲笑,人们产生了一种愤怒,对自己的血统充满怨恨。”心理治疗师卡特琳娜·埃莫莱-佩里索尔(Catherine Aimelet-Périssol)分析。当我们必须在社会、职业或感情等领域面对别人的时候,这种害怕就会被激活。“这种负面的情绪源自人们的生活经历。童年时,尤其在学校里,当我们遭受歧视或排斥,又发现父母也在忍气吞声地生活时,就会认为家庭的差异和独特会造成痛苦的后果。”

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莫丽安·布瓦让认为:“在这种耻辱感的背后,隐藏着我们与出身的阶层之间某种程度的错位。因此,我们会感觉从未获得过属于自己的位置,不配拥有自己现有的东西,甚至会感到自己的背叛,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无论耻辱感的对象是什么,比如出生地、社会阶层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都会被启动:撒谎、隐瞒甚至割断与从前的联系,为的是找到一种更加理想的身份。

对此,精神分析师和临床心理医生克洛德·雅南(Claude Janin)解释说:“耻辱感筑巢于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当中,我们都在潜意识中渴望达到理想自我的高度。”但在现实中,这种理想总是遥不可及的。

不敢超越自己的父母

克洛德·雅南从另一个视角解读这个问题:“超越父母的事实会让人想起俄狄浦斯情结,在儿时的那个时期,成长要求我们必须追上然后超越自己的父亲 /母亲。当成年的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时,潜意识中尚存的儿童的那一部分就会指责我们:‘你以为自己是谁?’耻辱感和自责由此产生。”他认为这是人类的一种根本性的反应,“我们在潜意识中都会为自己的‘根源’感到耻辱,因为每个人都源自同一种‘原罪’:都是性关系的结果。”

见证:“我来自农村,但这没什么”

朱冉,35岁,大学老师

农村人这个身份让我得到的,一直是耻辱。我记得,小时候我跟妈妈进城卖菜,有一个霸道的男人买菜不给钱,还骂我们是乡巴佬,妈妈跟他理论,他还打了妈妈一耳光……我上大学时,同宿舍的8个女生中,只有我来自农村。她们穿着洋气,我的很多衣服都是母亲缝的,土气;她们都白白净净,我的皮肤黑红得像个丑小鸭;她们说标准普通话,我的乡音普通话总是引起她们的哄笑和学舌……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找到了工作,但这并没有让我消除对自己出身的耻辱感。同事一起吃饭,她们都特优雅,吃鱼时都是用手把鱼刺轻轻地剔掉,而我直接吃到嘴里嚼吧嚼吧再“噗”一声吐在桌上……同事们只要说起农民工没素质,我要么发飚,要么就觉得,他们同时也在说我!

现在,我已经对“出身”不那么敏感了。因为,时过境迁了。我注意到城里人有很多时候说的是事实:一些进城的农村人的确会有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陋习;我同时也意识到:这种差异并非是农村人自己的错误,是中国城乡的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城里人有城里人的麻烦和陋习,农村人身上也有着他们的美德。我来自农村,但这没什么。

怎么办?

■ 考虑到现时的社会环境

心理治疗师莫丽安·布瓦让提醒说:“如今,某些出身比从前更容易被接受。比如非婚生育,曾经在我们父母身处的社会中饱受谴责,现在则得到了普遍接受。将事情放在现时的环境中来看待,我们就会意识到所谓的‘谴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并因此学会相对现实地看问题。”

■ 成为自己耻辱感的主角

“到底是什么或是谁让我感到耻辱?它让我想起了什么?它到底让我感到什么不适?”心理治疗师卡特琳娜·埃莫莱-佩里索尔认为: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让这些感到不知所措的人远离无能为力的感受,帮助人们善待自己的负面情绪。她肯定地说:“我们可以对这些情绪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它们,并坦然接受它们。”

■ 进行自我心理分析

克洛德·雅南强调:“耻辱感尽管与人的天性有关,但有可能产生毁灭性的后果,造成对个性的抑制,让人们深陷无尽的痛苦之中。心理分析能够让人们理解这种内疚感的根源和原因,从而不再受它愚弄,并完全接纳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内容加载中...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