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口臭?中医让你呵气如兰
2015-08-26阅读:1023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口臭,中医认为多是体内积热,进而引起了上火,而上火的症状又最常表现在口腔,平时该注意些什么,可以服用哪些药物呢?我们来了解下。……

很多人在紧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出现牙龈肿胀、出血,不但刷牙时容易出血,甚至说话时也出血,而且多数还有难闻的口臭。就此,日前记者采访了一些中医专家。他们说,中医认为口腔经常发生问题多是体内积热,进而引起了上火;而上火的症状又最常表现在口腔。同时,他们还详细讲解了防治方法。

治疗牙龈炎

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肿胀,刷牙时容易出血,甚至说话时也出血。牙龈炎分为胃火、肾虚和外感风热三型。

★胃火型 是最常见的牙龈炎类型,主要病因是胃的消化能力较弱,其内积存的食物形成了燥火之气,多发于胃部不适、容易积食的人,治疗主要是清胃祛火。一是吃清火食物。降火气的食品清淡、不油腻、不甜、高纤维,如萝卜、黄瓜、白菜、苦瓜、冬瓜都有润燥、清胃、败火的功效。二是饮用清凉茶。最有效的清凉茶要数苦丁茶,其在东汉的《桐君录》中就曾记载作为贡品供皇家享用。现代医学证明,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便的功能,对咽喉肿痛、口腔炎、牙龈炎效果显著。三是服用牛黄清胃丸。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牛黄、大黄、栀子、黄苓、黄柏,功效为清胃泻火、润燥通便。

★肾虚型 中医理论认为,肾虚,脾脏功能就会亢进生火,因此治疗此型牙龈炎还需从补肾入手。一是吃补肾食物,如羊肉、韭菜、姜、龙眼等。二是按摩。将两手掌搓热后,分别放至腰部,至感到热为止,早晚各数次;也可以经常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因为中医认为脚心是人体浊气下降的地方。三是防止过度劳累。长期工作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熬夜会使肾脏慢慢虚弱。四是服用六味地黄丸。

★外感风热型 外界的“热”侵入人体内引发火气,多发生于偶感风热的人,表现为急性牙龈发炎,治疗为疏风清热。一是喝菊花茶,能疏风清热。二是服用银翘解毒丸,其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薄荷、桔梗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对风热引发的牙龈炎比较有效。三是按摩,尤其是对迎香、颊车、攒竹、后溪四个穴位按摩有疏散风热、清心降火的功效。

保健除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的产生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多因饮食不节如嗜食辛辣或肥腻、长期过度疲劳如晚睡等引发。口臭分为胃热、肝热、肺热三型。

★胃热型 因摄入食物过多,积食引起脾胃消化不良、胃气上返而引起口臭,多发生于食欲旺盛、爱吃肉食的人,治疗主要为帮助消化。一是多吃清淡的食物,如豆腐、冬瓜、芦笋、空心菜等,可以助消化、利排泄。二是少吃肉类等油腻食物,戒烟酒。三是按摩,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可帮助消化。四是服用保和丸,其主要成分山楂、茯苓、陈皮、白芍、白术等可以健脾、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

★肝热型 主要因劳累、熬夜使身体过度损耗,引发上火,多发生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的人,治疗为清泻肝火。一是少吃“生火”食物,如甜食、油炸食品、生姜、辣椒、大蒜、羊肉、狗肉、荔枝。二是在凌晨1点前睡觉,需要加班者最好先在这一时间段睡觉,然后早起工作。三是少吃酸味,如乌梅、酸梅等零食,中医认为酸味助肝气,如果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酸味,会使肝气更旺。四是喝保健茶,以枸杞、大枣、山楂、茯苓、甘草、灵芝、白术、黄芪加水煎煮30分钟饮用,可以清肝火。

★肺热型 外界的“热”可以从口鼻入肺引起人上火,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津液消耗过多或爱喝酒的人,治疗为清除肺热。一是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梨、黄瓜、萝卜、芹菜、海带等清凉之物,利于润肺。二是少吃易生痰湿的食物。三是按摩少商穴,可以调节肺的功能,促进肺清除燥热。

快速获得清爽口气

人在晚间,舌下含一点上好香片即好茉莉花茶,或是桂花乌龙茶,茉莉花香或桂花香混合着茶香,会让人觉得心神宁静,第二天口气就会很清爽。此外,一些口香糖有中药配方,如芦荟、枸杞子、罗汉果、枇杷,都有独特而怡人的口味,并能让人的口气瞬间清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