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013-12-30阅读:9273 学员编辑 收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因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长此以往均可转变成肺心病,出现呼吸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心病的患者可见胸闷,气急喘促,动辄加剧及心悸、肢体浮肿等症状。

每年冬季来临,肺心病就进入了高发期。由于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外感而诱发。西医一般采取抗感染、平喘、利尿强心等治疗方法,但只能缓解急性期症状。且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激素后疗效不佳,副作用也很大。

祖国医学将肺心病归属于“肺胀”、“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早在东汉时期就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提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与现在临床上肺心痛的症状非常一致。

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因起先以肺气虚为主,后出现气阴两虚,再逐渐发展为阳虚。由于反复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促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继而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程中可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常虚实兼夹,互为影响。

中医强调治病求本,当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根据患者体质、症状表现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扶正固本与祛邪兼顾。具体来说,急性期以祛邪利气为要,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平喘等法。稳定期则以扶正补虚、培补摄纳为主,采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固脱等法。

“久病必瘀”,“瘀”是形成肺心病的主要环节,既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疾病的重要原因,故治疗始终不忘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法能降低血黏度和循环压力,改善缺氧,减轻肺水肿,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多选用如川芎、红花、丹参、葛根、当归、灯盏花等草药。亦有将有效成分提炼制成口服成药,如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均可使用于病程较长、见胸闷痛、舌质紫暗等瘀象明显的肺心病患者。

肺心病多由外感而复发,因此要特别注重增强体质。平日里可做一些呼吸操和适当的锻炼运动。季节变换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日常饮食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生活要有规律,以顺应自然。此外,在夏天也可以做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的治疗,就是民间常说的“冬病夏治”。每年冬至前后根据个人不同体质与临床表现,请中医师辨证论治开一些膏方,可以起到根本性的调理作用。常艾灸或按摩足三里、气海、关元、肺俞等穴位亦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保健的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