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症状诊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首乌、黄芪也有不良反应
2015-12-23阅读:1006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并非只要含有传统中药成分的就是中药。一些从药品名上看含中药成分的制剂,如葛根素注射液、榄香烯乳等,其实质上属于化学药物,它们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属于“中药”不良反应。……

何首乌

中医认为大便溏泻及有湿痰者不宜使用何首乌。生首乌服用量过大,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神经紧张,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呼吸困难、麻痹,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抽搐等,如生首乌60克以上可引起中毒。过量使用可致肝脏损害,还有家族性过敏(皮疹),致眼部色素沉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

甘 草

中医认为实证中满、湿盛胀满及浮肿者不宜用甘草,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等禁忌。甘草能影响水、电解质代谢,促进水、钠潴留及钾的排泄,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病人可出现脘闷、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

大 黄

中医认为孕妇及产后慎用,不可用于阴虚患者,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者忌服。大黄的用量非常有讲究。生大黄可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口服大黄还可导致药物性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致伪膜性肠炎,而引起典型的药源性疾病。

人 参

中医认为人参不能用于实证,凡外感初起、里热炽盛、肝阳上亢、咳嗽吐衄、骨蒸潮热、湿阻、肺有实热、痰气壅滞、食滞所致胸闷腹胀等火郁内实之证皆忌用人参,作为补益药最好不要长期服用,且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短期大量或长期连续服用人参,可出现中毒反应(详见《家庭用药》2004年第2期)。高血压病人大量服用人参易引起脑充血,甚至脑血管意外,收缩压在24千帕(180毫米汞柱)以上的病人禁用人参。人参还可致面部色素沉着。

黄 芪

中医认为黄芪有补气升阳助火之功,不适于正虚邪实之体,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特别是湿热、热毒型肾病患者,不宜使用黄芪。黄芪可致失眠、黄疸、肢痛、风团、过敏性瘙痒、过敏性休克、高血压等,不宜大剂量使用生黄芪。

枸杞子

中医认为外邪湿热,脾虚有湿及泻泄者忌服枸杞子,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致药疹),恶心,呕吐,血尿,自发性鼻出血等。枸杞子含烟酸,过量使用可致肝脏损害,故肝脏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者,服用枸杞子要慎重。

冬虫夏草

中医认为有表邪者慎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可致过敏,引起肾功能恶化,颜面及四肢浮肿加重,尿少,心包炎,心慌气短,心律失常,心前区痛,头痛,烦躁,面部红斑等。其制剂可致月经紊乱,经闭,药疹,皮肤瘙痒,房室传导阻滞等。

胖大海

中医认为肺有风寒或痰饮者及老年人突然失音者,慎用胖大海 ;治疗咽喉干痛,不可长期使用。胖大海有过敏(皮肤弥漫性潮红、发痒,周身有丘疹、风团,口唇水肿),头晕,心慌,胸闷,恶心,血压下降,大便溏泄,脘腹痞闷不适,饮食减少,致人消瘦等副作用。

小知识

这些不是中药不良反应

非中药所致者 并非只要含有传统中药成分的就是中药。一些从药品名上看含中药成分的制剂,如葛根素注射液、榄香烯乳等,其实质上属于化学药物,它们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属于“中药”不良反应。

假、劣中药所致者 假劣中药为质量不合格药品。如1995年4名病人因腰腿痛去某卫生院诊治并取药煎服,当晚出现轻重不同的不良反应,原来配方所用“补骨脂”是曼陀罗种子,此例也非中药不良反应。

滥用错用中药所致者 如外用制剂被内服、肌肉注射被用于静脉注射等,再如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关木通内服剂量为3~6克,病人一次用50、100克煎服,所致肾脏中毒症状,均不属于中药不良反应。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