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茧唇
2014-01-06阅读:9672 学员编辑 收藏
茧唇

茧唇是以口唇肿起,皮白皱裂形如蚕茧,溃烂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疮疡经验全书》云:。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名曰茧唇也。”《外科正宗》云:“初起如豆,渐大若蚕茧,突肿坚硬。”相当于西医的唇癌,为口腔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病因病机]

由于心思太过,忧虑过度,心阴耗损,心火内炽,移热于脾,郁结于唇;或过食煎炒炙博,醇酒厚味,脾胃受伤,积热酿痰,痰随火行,留注于唇;或肾阴亏损,相火上炎,火毒蕴结于唇而致本病。

[诊断]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大多数发生于下唇的唇红缘部位,少数发生于下唇的外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发病与长期吸烟,尤其使用烟嘴及烟斗有关。口唇白斑、疣赘及皲裂等病变长期不愈与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初起时,以唇部出现可排除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损伤的无痛性肿块或溃疡为特征。

局部表现有3种情况:

①唇部结块如豆,逐渐增大,肿而坚硬,形如茧壳,继而溃破;

②唇部起圆形肿物,似乳头、蕈状突出,进一步溃烂似翻花,时流血水;

③唇部溃疡,周围呈堤状,底部发硬,肉似翻花。以上三者均可累及颌下而出现坚硬肿块。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心脾火炽唇肿高突坚硬,或溃烂疼痛;伴口渴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心思太过,忧虑过度,心火内炽,移热于脾,郁结于唇,故唇肿高突坚硬,疼痛;热盛肉腐,故溃烂;火易伤津,故口渴;心移热于小肠,故尿赤;舌红、苔黄、脉数均为有热之象。

治法:清火解毒,养阴生津。

方药:清凉甘露饮加减。

(二)脾胃实热口唇肿块突起,唇口燥裂,灼热疼痛;伴面赤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饮食不节,脾胃受伤,积热移脾,火盛生痰,痰随火生,留注于唇,故口唇肿块突起坚硬,唇口燥裂,灼热疼痛;火为阳性,其性炎上,故面赤;热盛伤津,故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脾胃实热之见症。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解毒。

方药:凉膈散加减。

(三)相火上炎口唇溃烂,痛如火燎,色紫暗,时流血水;伴两颧发红,手足心热;舌红无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肾水亏损,相火上炎,火毒蕴结于唇,故口唇溃烂;火毒蕴结,经络阻塞,故痛如火燎;肾水亏乏,虚火内生,故见两颧发红,手足心热;舌红无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二、外治法

不能手术治疗者,可于肿块溃烂时外敷皮癌净,1天或隔天1次,待疮面焦痂四周翘起,推之活动时即停药。

[其他疗法]

手术治疗早期一旦确诊,即应尽早手术。

[预防与调摄]

1.及早治疗口唇白斑、疣赘及皲裂。

2.戒烟,避免使用烟嘴、烟斗。

[结语]

茧唇相当于西医的唇癌。其特点是:初起下唇为无痛性局限性硬结,或似乳头、蕈状突出,溃烂后翻花如杨梅:心脾火炽证,治宜清火解毒、养阴生津,方用清凉甘露饮加减;脾胃实热证,治宜通腑泄热、化痰解毒,方用凉膈散加减;相火上炎证,治宜滋阴降。,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本病应早期诊断,争取早期手术。
上一篇: 下一篇:疗痔槐叶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