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漫话人工心脏起搏器(二)
2015-12-24阅读:917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医生如建议您植入心脏起搏器,肯定是已根据您的病情,反复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决定,应当听从医生的意见。上次已经细说了几种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好处,接着,再说说其它的就种。……

五、何不选择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基本包括心跳过快及过慢两种。治疗心跳过快(包括早搏、心动过速等)的药物很多且效果往往都不错,而治疗心跳过慢的药物很少,且作用持续时间短而疗效不确切,尤其是口服的药物,如舒喘灵、阿托品。因此,如果能明确引起心跳慢的原因是长期的、慢性的,并非由于一过性原因(如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急性病因)引起,必须选择疗效确切的起搏器治疗。

六、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如不安装会出现什么结果?

医生如建议您植入心脏起搏器,肯定是已根据您的病情,反复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决定,应当听从医生的意见。如因经济或其他原因暂不同意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因不同的病情,可能会出现如下后果。

1. 生命危险。例如由于心跳慢而曾经发生过晕厥的患者,如不及时植入心脏起搏器可能会危及生命。此时为了及时抢救,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赢得时间后再择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2. 因治疗矛盾而不能实施其他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少老年患者除了心跳慢外,尚合并存在心跳快(非正常的心脏不规则快速跳动)的病症,此时如对心跳快进行治疗,则有加重心跳慢的可能,并由此导致危险,而不进行治疗则患者会出现心悸等明显不适。如此时不植入心脏起搏器,则医生对此束手无策。

3. 生活质量下降。如很多患者由于心跳慢引起乏力、活动耐量下降等,如不植入心脏起搏器则这些问题用其他方法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七、植入起搏器利弊如何?

就像其他治疗措施一样,这也是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即:我能从植入起搏器的治疗措施中得到什么好处?又承担多少风险?

首先是获得的益处:1. 挽救生命,预防猝死。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心脏停跳会导致死亡,每年全球因植入心脏起搏器而挽救的生命成千上万。2. 改善生活质量。这往往是大家(甚至包括有些医生)容易忽视的问题。这里有一组数据,统计了2001年每百万人口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数量:美国571人,法国552人,日本153人,香港 100人,而中国大陆8人。这个差别不是由于国人罹患心跳减慢的疾病比其他国家少,而是包含了社会、经济和认识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其中,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越来越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曾遇到相当多的病人由于缓慢的心跳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包括乏力、头晕、活动耐量下降等,但由于他们感到生命暂时并未受到威胁而拒绝行起搏器治疗,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第二是植入起搏器病人需承担的风险问题,如前所述,随着起搏工程学方面的快速进展,植入起搏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很低,相对于挽救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等,这些风险要小的多。

八、需要选择何种起搏器治疗?

就像其他电子产品一样,起搏器也有多种型号。一般可分为单腔(即只有一根导线电极放入心脏的一个心腔,通常放置在右心室)和双腔(即有二根导线,通常分别放置在右心房和右心室)起搏器,前者多是非生理性的,后者多为生理性的。所谓生理性的,即起搏器脉冲的发放次序基本符合正常心脏心房、心室的收缩、舒张顺序,使心房、心室的活动协调、同步,达到最大程度恢复心脏正常跳动的方式。如不考虑经济原因(通常双腔起搏器比单腔起搏器的价格贵一倍),单从医学科学角度讲,除了因为病情本身的特殊情况,如持续性心房颤动而不能安置双腔起搏器外,都应该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器除了能发放脉冲刺激心脏产生激动的基本功能外,近年来又发明了其他不同的功能,如频率适应、预防心房颤动、阈值自动夺获(节省起搏器电能)等。一般来说,功能越多,价格越贵。相信有关的专科医生会结合您的具体病情、经济情况等与您仔细研讨,确定一个最佳的需要植入的起搏器型号。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