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麦螺味美毒性巨大 食用10分钟变成植物人
2015-12-24阅读:902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麦螺学名织纹螺,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虽然只有指甲盖的大小,毒性威力却不容小觑。食用后5分钟,就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最长的潜伏期也仅仅4个小时。……

有些食物虽然美味,却是“餐桌杀手”。近日一则“福建阿婆吃下六两麦螺 十分钟后中毒成植物人”的消息引起关注。据媒体报道,6月20日福建罗源58岁的陈依姆在食用6两麦螺后出现中毒症状,至今仍然躺在当地医院ICU病房内,处于昏迷状态,医生称其颅脑长时间缺氧,很可能成为植物人。

“麦螺”究竟有何来头,为何有这样大的杀伤力?一旦中毒是否有“解药”?

据悉,麦螺学名织纹螺,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虽然只有指甲盖的大小,毒性威力却不容小觑。食用后5分钟,就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最长的潜伏期也仅仅4个小时。福建罗源的陈女士就是在食用织纹螺十分钟后便出现了上述症状,在送至医院半个小时后,进入昏迷状态,手脚皮肤开始发黑。

专家介绍,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织纹螺本身无毒,但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毒性大增。

由于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因食用织纹螺而中毒死亡的事件,2012年7月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通知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由于部分沿海地区有吃螺传统,禁令之下仍有商贩违规售卖,也有消费者存有侥幸心理。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卫生部提醒,广大群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