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春天里 谨防“流脑”来袭
2015-12-24阅读:902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流行性脑脊膜炎简称“流脑”,是由“流脑”双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传染源主要是带菌者,通过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为儿童。……

“流脑”起病快,表现为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嗜睡,发热一直不退,2至3天后抽风,昏迷不醒,颈项强直,多数患者身上还会出现皮疹或紫色的淤斑。“流脑”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其中暴发型病情最为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

传播途径——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流脑是喉咙带菌,因此咳嗽、打喷嚏、接吻、说话,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在空气不流通处两三米内,接触者均可能被感染。

1.恢复期带菌者约有10%~20%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在排菌,极少数病人排菌可达数月。

2.健康带菌者最重要的传染源。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由于无临床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将飞沫进入空气传播。

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易造成2岁以下婴儿传染。而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暴发流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若抢救不及时,会造成死亡。还有一种轻型流脑,较多见流行后期,起病较缓,病势亦轻,发热不高,神志清楚,亦无瘀斑,仅为鼻咽炎症状,有少量小的出血点。

远离流脑,预防是关键

1.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消毒剂都可杀灭脑膜炎双球菌;

2.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由于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气候冷暖不定,要注意增减衣服;

3.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场所去;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戴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4.幼儿园、学校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可用0.3%的呋喃西林或3%的黄链素溶液滴鼻、喷喉,每天2次,连用3天或使用中草药藿香、佩兰、板蓝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立即隔离患者。

5.流脑菌苗保护率为80%以上,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菌苗应用于6个月~15岁儿童。初次免疫年龄从6月龄开始,共2针,间隔3个月;然后在2、4、7、10岁龄时各复注射一针,初种及复种都要在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