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养生诗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对症下药 4种体质的瑜伽养生方法
2016-03-03阅读:993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瑜伽除了是最佳的减肥瘦身方法,它同时也是最佳的养生保健方法。下面介绍下根据不同体质制定的瑜伽养生方法:

一、水性体质:

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凉;小便多清长,大便时稀,怕冷、怕寒;喜欢暖。

瑜伽方法:

1、心灵调养:这类人因阳气不足,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欢喜悲伤不定;这类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户外游走等。

2、饮食调养:多食壮阳食品,如牛羊肉、五谷粥等,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适量进补,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3、选择瑜伽练习:水大体质的人,春夏秋冬都应加强身体锻炼, 可采取户外运动;瑜伽练习方面,多进行深呼吸练习,选择身体全面调整体式组合,根据体力承受可适当加大动量等。

二、火性体质:

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心、足心热;心火大、燥热中时烦闷,容易失眠,大便干燥,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瑜伽方法:

1、精神调养:这类人体质阴火虚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火大扰灵根之缘故,应遵循“智慧瑜伽之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多加强自我修习内观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强制性的运动等活动。

2、饮食调养: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补养类食品,如:海参、银耳、冬虫夏草等,辛辣燥烈之品应少吃。

3、选择瑜伽练习:以安静为背景下的养生练习;如:经行、内观静坐、内静力量的体式练习法等;不宜过激运动的体式,着重调养肝肾。

三、地性体质:

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

瑜伽养生方法:

1、选择瑜伽练习: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动态练习,如:气血推动受力下的体式运动;身体的经络行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是有助气血运行的最佳选择。

2、饮食调养: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褒汤饮用。

3、意识调整:保持瑜伽的意念,多引导自己;懂得瑜伽思辩之道可令自己整体平衡。

四、风性体质:

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

瑜伽方法:

1、环境调摄:多避免在阴雨季节,风湿邪气等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2、饮食调节: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白果、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

3、选择瑜伽练习:风性体质之人,因压力大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等活动,瑜伽练习活动量应逐渐增强动量,以松紧力度转换为宜背景下,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总之,无论你属于何种体质的人,只要坚持有目的的保健养生,才能不断提高生活健康质量,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瑜伽来调整自己的身体运动、饮食、心态等,持之以恒,才能常保持令四大平衡,获得健康持久效益,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延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全面整体健康的人。

小贴士:做瑜伽避免痛经 缓解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和痛经困扰很多女性,推荐一套瑜伽动作,可缓解经期疼痛。通过瑜伽的伸展、扭转可加强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强壮内脏器官,缓解痛经的症状,改善月经不调症状。

★鸵鸟式:滋养并强壮腹部器官

双腿内侧并拢,吸气,身体向前靠近双腿,双手抓住双脚的脚踝或是将手心放在脚心下,背部挺直,延伸颈部前侧,拉长整个背部。

★增延脊柱伸展式:帮助减轻月经期间下腹和骨盆部位疼痛

吸气,身体和双手向前送,放在双脚两侧或抓住脚踝,让上身尽可能靠近双腿前侧,保持自然的呼吸,放松整个头部和上身躯干。

★加强侧伸展式:伸展脊柱,放松髋关节,收缩并强壮腹部器官

吸气,将双腿分开,略宽于肩,双手掌心合十放在背后,指尖朝上,吸气,抬头向后伸展,呼气,让上身靠近右腿的前侧,放松上身和头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