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症状库 >> 症状知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过分地惊跳反应诊断详述
2015-10-23阅读:902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过分地惊跳反应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延迟性应激障碍:症状出现于6个月内,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如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内容的恶梦,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入睡或惊醒,过分地惊跳反应,与人疏远,不亲切,焦虑。

过分地惊跳反应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1.急性应激障碍及适应障碍 有的患者在遭受重大创伤性事件后虽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和强烈的精神痛苦,但不完全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也有的患者从症状、病程及严重程度方面都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应标准,但诱发事件属于一般应激性事件如失恋、被解雇等。上述两情况均不应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应考虑为适应障碍。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病时间和病程。急性应激障碍起病在事件发生4周内,病程短于4周,症状持续超过4周时,应将诊断改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2.其他精神障碍

(1)抑郁症:此症有兴趣下降、与他人疏远隔离、感到前途渺茫等表现,也有悲伤的体验,“触景生情”的类似回忆,情绪变化等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但单纯的抑郁障碍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的闯入性回忆与梦境,也没有针对特定主题或场景的回避。抑郁症的抑郁心境涉及面广,包括平时的兴趣、日常喜好、个人前途等方面。消极、自卑或自杀企图也常见。

(2)焦虑性神经症:在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有持续性警觉增高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应同慢性焦虑相鉴别。焦虑症往往对自身健康过分忧虑,躯体主诉较多,甚至有疑病倾向,而无明显精神创伤发病因素。

(3)强迫症:可表现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但往往表现出不适当性且病前无异乎寻常的生活事件。

(4)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以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都可出现幻觉、错觉,但这些疾病患病前并无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体验,且伴随症状各不相同,故不难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偶发的幻觉、错觉相鉴别。

1、能够意识到自己出现紧张(Stress)的症状;

2、使用洗澡、听音乐、深呼吸、沉思、瑜伽、祈祷或锻炼的方式来放松;

3、你也可以更投入地工作,或参与社区活动,转移注意力;

4、不能靠喝酒、吸毒、吸烟等方式来逃避创伤;

5、健康饮食、饮水,保证足够睡眠。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过分地惊跳反应的诊断,过分地惊跳反应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过分地惊跳反应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