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症状库 >> 症状知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新生儿震颤诊断详述
2015-10-23阅读:902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新生儿震颤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做一下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的疾病,再结合孩子的喂养以及体征表现,查血钙水平以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明确是否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震颤的鉴别诊断:

1、生理性睡眠肌阵挛 :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见于睡眠初期及REM睡眠期,典型表现为面肌收缩及手指或脚趾的短暂运动,也可于浅睡期突然出现全身或一侧肢体的粗大肌阵挛性抽动,主要累及下肢,如同落空感。EEG正常,或出现类似K一综合波的阵发性高波幅慢波,但无棘、尖波。常引起觉醒反应。

2、惊跳反应:临床常见的症状,由突然感觉刺激引起双侧的粗大肌阵挛性抽动,类似于过度的Mom反射,可见于正常婴儿,需与反射性癫痫鉴别。正常惊跳反应的性质不同于过度Mom反射或病理性的刺激诱发的肌阵挛,后者常伴有静止性或进行性脑病。

3、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又称良性非癫痫性婴儿痉挛(benign nonepilepfic infantile spasms),患儿表现为反复的颈部和双上肢抽动,引起头和肩部的抖动,轻微的运动只累及上肢,偶有点头及上肢对称或不对称的屈曲或伸展样运动。抽动可为单发,亦可连续成串出现,一日发作数次,但一般无睡眠中发作。发作时患儿意识无损伤,反应正常,有时可由于喂食诱发。BMEI的出现年龄在1~12个月,90%在3~9个月,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病年龄重叠,临床容易将二者混淆。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发作间期和发作期EEG正常,行为和神经发育正常,症状一般在12~18个月后消失,远期预后良好,可资与婴儿痉挛症鉴别。本症不需治疗。

4、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生后1个月内起病,肌阵挛主要累及前臂和手,也可累及足、面部、躯干或腹部肌肉。多数出现在NREM期睡眠,REM期少见,偶可为声音等刺激诱发。肌阵挛可为双侧、局部或多灶性,抽动有节律或无节律,常以1~5e/s的频率成串出现,持续数秒。此种成串的肌阵挛性抽动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持续20~30分钟,或长达90分钟,可被误认为惊厥持续状态。神经系统检查及EEG正常。偶有家族史。症状在出生2个月之后减轻,6个月之前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5、小脑病变:人的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时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6、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特发性震颤、遗传性良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应对症治疗。

新生儿期常表现有全身或局部的快速颤抖,类似于阵挛样运动,可由突然的触觉刺激诱发,轻柔改变体位可使震颤减弱或消失。这种震颤是新生儿运动反射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一般在生后4~6周消失。小于胎龄儿、母亲有糖尿病的低血糖新生儿或母亲孕期服用某些镇静药的新生儿也可出现震颤。

颤抖常见于婴儿期,类似于婴儿良性肌阵挛。多发生在3~10个月的婴儿。发作可由兴奋、恐惧、生气或排尿诱发,也可自发出现,发作时意识清楚,反应正常,EEG正常,神经精神发育正常。本症为良性经过,症状多在1岁后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特殊治疗。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新生儿震颤的诊断,新生儿震颤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新生儿震颤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