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气体弥散功能下降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通过肺活量的临床检查,可以作出诊断。男性为(28.84±4.84)ml/(mmHg·min),女性为(22.13±3.09)ml/(mmHg·min)。低于这个值就出现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生理因素因性别、年龄、体位与运动均对弥散功能有一定影响。用抗生素大多无效,目前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常表现为进行性发展,最终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祖国医学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疗效。我们通过对诊治病人的总结和分析,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肾两虚,瘀、痰、热等病邪交结,采用补益肺肾、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化痰清热等方法治疗,可以减慢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如减轻气促、改善肺功能和提高血氧分压等,使患者能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可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恶化。必要时与激素合用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增强疗效。间质性肺炎必须先明确诊断,然后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长期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 患者心理活动也对治疗举足轻重,乐观开朗者比抑郁不平者寿命较长。切忌悲观着急。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气体弥散功能下降的诊断,气体弥散功能下降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气体弥散功能下降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