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少儿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婴幼儿急疹,急疹的症状,急疹的治疗
2017-02-04阅读:943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婴幼儿急疹怎么办
1. 婴幼儿急疹怎么办之家庭护理
2. 婴幼儿急疹怎么办之药物治疗
3. 婴幼儿急疹怎么办之饮食治疗
二、婴幼儿急疹的症状
三、婴幼儿急疹和麻疹的区别

婴幼儿急疹怎么办

1、婴幼儿急疹怎么办之家庭护理

1.1、宝宝要多休息,不剧烈玩耍,体育锻炼暂停。

1.2、多喝水,适当的加入果汁,这样即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可以促进毒物排出。

婴幼儿急疹怎么办

1.3、宝宝患病期间吃些易消化食物,已经可以吃固体食物的宝宝,此时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但是注意尽量要有营养;(不建议喝糖分较高的甜水,宝宝此时食欲不佳,会影响宝宝食欲)。

1.4、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

1.5、宝宝休息的地方要安静,空气注意流通并保持新鲜。

2、婴幼儿急疹怎么办之药物治疗

幼儿急疹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注意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发烧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含有“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3、婴幼儿急疹怎么办之饮食治疗

婴幼儿急疹怎么办

其实幼儿急疹的饮食保健方法主要还是吃清淡的,不要吃鸡蛋,鱼或鱼松这种发物的东西先停了,但是如果混合喂养也吃母乳的话,提醒妈妈最好也不要吃这些东西。宝宝吃点米糊,米粥,面条就可以了,不过宝宝的食欲肯定受影响,爸爸妈妈不用急,过这期间就好了。

同时幼儿急疹的饮食保健方法还有就是可以给宝宝多喝些温开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从而这样就会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也可以给宝宝熬一些绿豆扁豆粥,同时再加一些冰糖,就会更加有助于宝宝的病快速的好起来。

最后幼儿急疹的饮食保健方法就是给宝宝吃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乳、果汁、肉汤、粥、汤面、馄饨等。还有让宝宝多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婴幼儿急疹的症状

1、小儿急疹具有潜伏期,为7到17天,平均10天左右,发病年龄一般为生后6个月到两岁。一般起病急,发热39℃。的主要症状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发热,甚至高烧39度,40度,虽有高烧,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轻微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婴幼儿急疹怎么办

2、高烧一般持续3到5天,体温便突然下降,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疹,即热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疹子的特点是全身散在小红斑点,躯干较多,面部、肘膝以下较少。

3、皮疹在24小时以内出齐,经过1到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后不留痕迹。出疹子的同时伴有脖子、耳后、枕后的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热退后持续数周逐渐消退。

4、小儿急疹起病急骤,常常是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就烧起来了,尤其是小儿睡前一切正常,夜间突然发热,而且高热不退,许多家长很担心。

5、小儿急疹是一种较轻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一人一生只得一次。

婴幼儿急疹和麻疹的区别

1、幼儿急疹:其特点是“热退疹出”,即发热数天退烧后才出现玫瑰疹,全身症状轻微。但应注意的是,少数患儿,尤其是较小的婴儿的体温可高达39度到40度,这时可出现惊厥,应加强护理。但惊厥之后神志清醒,精神及食欲仍然较好,这是幼儿急疹与其他儿科发热疾病的不同之处。幼儿急疹极少发生合并症,预后良好。

2、麻疹:是三疹中症状最重的疾病,初期表现为发热,体温往往在39度以上,伴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口腔粘膜出现针头状白色的“麻疹粘膜斑”,为麻疹早期诊断最为可靠的特征。继之全身出现分散的细小淡红色的斑丘疹,并逐渐增多而呈鲜红色,后融合成暗红色。退疹后皮肤留有色素沉着,并有糠麸状脱屑。麻疹患儿可继发肺炎、喉炎、脑炎等合并症,故早期诊断及妥善施治对于麻疹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