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少儿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宝宝,拉肚子
2017-05-19阅读:944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宝宝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二、经常拉肚子的病因
三、如何预防宝宝拉肚子

宝宝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1、宝宝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1.1、拉肚子可以喝粥。拉肚子可以喝点加盐的白粥,建议不要放肉。现在一些小胖墩无肉不欢,家长怕孩子不肯吃饭,体力不能恢复,便煮肉粥给孩子吃。“肉粥也会加剧肠胃负担。”专家指出,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1.2、拉肚子可以吃面食。拉肚子需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面食是不错的选择。

1.3、拉肚子可以吃水果辅助治疗。拉肚子可以吃些水果辅助治疗,但是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吃。拉肚子可以吃苹果、石榴等;拉肚子不可以吃梨、西瓜、香蕉等。拉肚子,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2、宝宝拉肚子吃什么

2.1、脱脂酸牛奶: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4毫升36%酵酸液,或10滴85%乳酸,发酵后即变成脱脂酸牛奶。

宝宝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2.2、淮山药粥: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加水,煮粥。

2.3、胡萝卜山楂煎:鲜胡萝卜两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两三天就可以了。

2.4、扁豆汁:扁豆60克,水煮,取浓汁,分次服用。

2.5、大枣木香汤:大枣20枚,木香6克。大枣去核,小火先煮1小时,加入木香,再煮一会儿,去渣。温服,每日2次。

2.6、茯苓大枣粥: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快熟时,加入茯苓粉,搅拌均匀,再稍煮一下。也可加适量白糖,每日2~3次。

3、小儿腹泻怎么调理

我国儿童慢性腹泻在北京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同时伴有肠功能障碍。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约占10%~15%,小儿慢性细菌性痢疾比成人少,急转弯慢着在1%,在该方法诊断和治疗慢性腹泻儿童:

3.1、首先要进行细菌培养及大便常规检查,找出引起腹泻,有针对性的抗菌治疗。

3.2、调整饮食。小儿腹泻,多数有二糖酶水跃的秋天。在这一点上,如果空腹,可减轻腹泻而饥饿营养不良;如果你不控制饮食,会加重腹泻。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饮食调整阶段,以“特殊”饮食的儿童,我们叫它“饮食”。对于大多数的儿童,效果非常明显。饮食中的配置,主要采用脱脂奶粉,米粉稻水和糖。

3.3、强化身体和肠道局部抵抗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与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在凳子的含量明显减少小儿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的原因是。经常使用UCT免疫调节剂,如有必要,新的血液丢失,并注意补充钙,钾和各种微量元素。

经常拉肚子的病因

1、功能性腹泻:以过敏性结肠炎〔或粘液性结肠炎)为常见。患者常有下腹部或左下腹疼痛,不剧烈,排便后可缓解。大便量一般少,为烂便,常同时排气,可含有大量粘液,但无脓血。

2、寄生虫病: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的寄生虫有钩虫、姜片虫和梨形鞭毛虫,在比较严重感染时发生,粪便呈水样,常呈阵发性发作。腹痛位于右上腹或脐周。

宝宝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3、细菌性感染:主要有慢性菌痢和肠结核。慢性菌痢的特点为反复发作性下腹痛和脓血便样腹泻,粪量少,伴有里急后重感。肠结核好发于回盲区,可有午后发热和晚间盗汗现象,并有右下腹痛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

如何预防宝宝拉肚子

1、4个月以上宝宝,可从少量米粉开始,逐渐添加辅食,从2勺开始,直到宝宝肠胃适应,大便正常,才可逐渐加量。

宝宝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2、添加的辅食品种一种一种加,适应一种后,再加另外一种。

3、肉食类食物不可一次食用过多,以免造成婴幼儿胃肠道负担过重,以致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