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男性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乙肝,乙肝慢性肝炎
2016-12-05阅读:923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乙肝慢性肝炎传染不
1.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
2. 乙肝慢性肝炎会传染的
3. 乙肝也是可以通过母乳喂养传染的
二、乙肝慢性肝炎吃什么好
1. 乙肝慢性肝炎吃蔬菜和水果
2. 乙肝慢性肝炎吃茵陈粥
三、乙肝慢性肝炎不能吃什么
1. 乙肝慢性肝炎不能吃生姜
2. 乙肝慢性肝炎不能吃甲鱼

乙肝慢性肝炎传染不

1、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不过传染的几率不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母婴父婴、破损的皮肤黏膜、医源性传播、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极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些,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指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就是指乙肝抗原、抗体检测阳性(表面抗体单项阳性除外),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乙肝慢性肝炎传染不

2、乙肝慢性肝炎会传染的

有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唾液、体液、精液等均带有完整的乙肝病毒,理论上说,吃到乙肝病人的唾液是会被传染的。但不用过于惊慌,因为要造成乙肝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被传染人的机体免疫能力低下;二是唾液中必须带有足量的乙肝病毒;三是皮肤或者粘膜破损。以上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肝炎会传染吗?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人且皮肤完整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乙肝病人的接触、拥抱、共餐、亲吻等都是不会被传染乙肝的。但值得关注的是,在临床中也存在因出外就餐、与乙肝患者共餐或接吻后而发生乙肝的病例。主要原因在于接触者的口腔内有伤口被唾液中的乙肝病毒入侵导致的感染。所以,当口腔、嘴唇、咽喉等有出血、溃疡、炎症时应该尽量避免在不卫生的地方就餐或与乙肝患者接吻,以免引起传播。

3、乙肝也是可以通过母乳喂养传染的

如果孕妇HBsAg阳性,其新生儿除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必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虽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的乳汁中可检测出HBsAg和乙肝病毒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吮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HBeAg阳性,母乳喂养也并不会增加感染风险。所以,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乙肝病毒DNA。

乙肝慢性肝炎吃什么好

1、乙肝慢性肝炎吃蔬菜和水果

慢性乙肝患者的饮食结构要合理: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高蛋白饮食要包括植物和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挑食对肝病康复师不利的。

乙肝慢性肝炎传染不

2、乙肝慢性肝炎吃茵陈粥

茵陈,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7-10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出现身目俱黄,尿黄如浓茶,恶心、乏力,舌红苔黄腻患者。

乙肝慢性肝炎不能吃什么

1、乙肝慢性肝炎不能吃生姜

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是会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生姜虽好,切忌过量。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乙肝慢性肝炎传染不

2、乙肝慢性肝炎不能吃甲鱼

肝炎患者由于胃粘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甲鱼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乙肝病人食后难以吸收,使食物在肠道中腐败,造成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体内有毒的血氨难以排出,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