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也是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现在我们通常把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因此白血病也是属于癌症的一种,俗称血癌。它属于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2.1、病毒原因
t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淋巴细胞白血病。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是会引起此种白血病的。
2.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造成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化学元素“苯”,它造成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白血病。污染源主要是建筑工地、室内装修使用含有苯的涂料油漆,家用煤气、含有苯胺的染发剂等,这些污染源都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2.3、血液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血液病是有可能引起急性白血病的,血液病患者一定要及时积极进行治疗,避免患有白血病的风险。
2.4、放射因素
一次或多次放射都有可能会引起白血病,导致骨髓受抑制及机体免疫力降低,染色体发生断裂。
3.1、起病突然
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3.2、发热
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3.3、出血
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3.4、肝脾肿大
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着。
3.5、淋巴结
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着。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1、感染
正常白细胞减少,功能又被抑制,同时化疗的副作用又会使病人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二者共同导致感染很容易发生,病人也很容易患上败血症。
2、发热
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体温通常高于37.5摄氏度,发热的表现规律也不尽相同。
3、出血
白血病抑制了凝血功能,因此病人很轻易就会出血,且出血后很难止血,这也是很多人知道的症状。没有确切的出血点,但是像鼻腔、口腔这些血管分布较多又比较薄弱的部位很容易出血,另外也有颅内和内脏出血的情况。由于出血也会造成病人的贫血。
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会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位于颌下、腋下以及内脏附近的淋巴结会出现无痛性肿大。
5、对内脏的伤害
癌细胞侵袭到胃肠道,会影响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有点类似于化疗副作用的反应,此外还会造成胃肠道的出血。中性粒的细胞的减少加上癌细胞的浸润,使肺部很容易被感染。此外,还有一些情况会出现对心脏和肾脏的损伤。
6、皮肤损伤
皮肤会出现结、肿大等症状,鼻腔、口腔、呼吸道会发生溃疡。
7、神经系统
如果癌细胞侵袭到脑部,增大颅内压,可能会导致瘫痪。
1、避免接触过多的X射线及其他有害的放射线,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孕妇及婴幼儿尤其应注意避免接触放射线。
2、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如C型RNA病毒。
3、慎重使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某些抗病毒药物,某些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应避免长期使用或滥用。
4、避免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做好职业防护及监测工作,如在生产酚,氯苯,硝基苯,香料,药品,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染料等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
5、对白血病高危人群应做好定期普查工作,特别注意白血病警号及早期症状,有条件者可服用天仙活力源做预防性治疗。
6、多吃天然食物及经过卫生检验的正规生产食品,如:新鲜蔬菜、五谷杂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