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备急丸 出处:《金匮要略》 本方由大黄、干姜、巴豆等三种药物组成。用于里、寒、实证,证见卒然心腹胀痛,脘腹胀满高起,二便不通,甚则痛如锥刺,面清气喘,暴厥者。有攻逐寒积之用。 方中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干姜温中,助巴豆以袪寒;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三药配合,力猛效捷,制丸..
阅读:10407时间:2013-11-07
三痹汤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本方由独活、秦艽、川芎、熟地黄、白芍药、肉桂、茯苓、防风、细辛、当归、杜仲、牛膝、甘草、人参、黄耆、续断、生姜诸药组成。用于治疗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痹,手脚拘挛之症。有益肝肾、补气写、袪风湿、止痛之功。 痹证,由风、寒、湿三气杂至、留滞于经络、肌肉..
阅读:10456时间:2013-11-07
三消汤 出处:《验方新编》 本方由党参、白术、当归、茯苓、生地黄、黄柏、知母、黄连、麦门冬、天花粉、黄芩、甘草等十二味药物组成。用于通治消渴之症,饮水不止者。有益气滋阴,清热生津之功。 “三消”,即上消、中消、下消。上消以多饮多渴为主;中消以消榖善饥为主;下消以多饮多溺..
阅读:10204时间:2013-11-07
三拗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甘草、麻黄、杏仁组成,加生姜煎服。用于感冒风寒,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等症。有宣肺、平喘、止咳之功。 “拗”者(音“要”),违逆不顺之谓也,“三拗”,指所用三药..
阅读:10127时间:2013-11-07
三仁汤 出处:《温病条辨》 本方由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苡仁、半夏诸药等组成。用于湿温初起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症。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 本方治疗证属湿温初起,卫气同病,湿气留恋三焦,湿重于热者。吴鞠..
阅读:9847时间:2013-11-07
制作及用法:先将30g食盐放在铁锅里炒黄,再加入上药拌炒,将药炒至微变色为度,然后倒在一块布上,包缠好后热熨患肩。一边熨,一边做肩关节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直至熨药温度降低为止。3小时后复炒以上药物,再熨烫1次,每天3次,同法连续治疗2天,第3天将以上药物水煎熏洗患肩2次..
阅读:10477时间:2013-11-07
八正散 出处:《太平惠明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炙甘草、大黄、山栀子等诸药组成,加灯蕊引服。用于湿热下注,发为热淋、石淋,证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象实数等。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方名“八正”者..
阅读:10078时间:2013-11-07
七仙丹 出处:《东医宝鉴》 本方由何首乌、人参、干地黄、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茯苓、炒茴香、八味药物所组成,蜜丸,酒或盐汤送服。用于治疗须发早白等症。有滋阴养血,益气健脾之功。 “须发”,即指胡须、头发。二者均赖血以滋养。须发之荣枯,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因肝藏血、肾..
阅读:10232时间:2013-11-07
七厘散 出处:《良方集腋》 本方由血竭、麝香、冰片、没药、红花、朱砂、儿茶组成为末,黄酒冲服或调敷。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有活血袪瘀,止血止痛之功。 “七厘”,指服用量,即今之 2.1 克。 本方是伤科常用方,内服外用皆可。方中血竭、红花活血袪瘀;乳香..
阅读:9847时间:2013-11-07
清热通淋汤组成:土茯苓15克、黄柏10克、荔枝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车前草30克。主治:热淋。指征:小便频急疼痛,尿黄混或伴血尿;少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或点滴而下;舌苔黄腻、质红,脉数;口干苦喜饮;尿常规:大量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及蛋白,中段尿培养有阳性致病菌,肾功能正常。禁忌:..
阅读:10120时间:2013-11-07
前列腺炎方(原名萆菟汤)组成:萆薢10克、菟丝子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石菖蒲2克、丹参10克、泽泻10克、牡蛎(先煎)20克、沙苑子10克、黄柏6克、车前子10克、生甘草梢2克。主治:慢性前列腺炎。禁忌:舌苔厚腻者慎用。 ..
阅读:9735时间:2013-11-07
消化不良方(原名不换金正气散)组成:厚朴5克、藿香10克、半夏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主治:湿浊困遏中焦所致的腹闷胀、胃口差、恶心、泛吐,亦治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具有上述证候者。指征:舌苔白厚浊腻;口中甜粘;恶心呕吐;大便干或稀烂不一;脉濡或缓。禁忌:..
阅读:9903时间:2013-11-07
脑动脉硬化方(原名补脑汤)组成:黄精30克、玉竹30克、决明子9克、川芎3克。主治:脑动脉硬化症、脑中风后遗症以痴呆、健忘、眩晕为主症者,还可用治脑梗死、脑萎缩、神经衰弱(以健忘、失眠为主症者)、血管神经性头痛辨属阴血亏虚、风阳窜络者。本方对肝肾亏虚及气血不足、瘀血阻滞脑动脉而致的头痛..
阅读:9994时间:2013-11-07
食管炎方组成:紫苏叶10克、广郁金10克、生大黄6克、生地榆30克、赤芍15克、炒延胡索10克、代赭石30克、生甘草10克。主治:食管炎。凡进食有灼痛感,服之必定有效。若咽部作梗伴嗳气者,本方效果不显著,但无不良反应。如咽干加胖大海10克、女贞子30克。 ..
阅读:9833时间:2013-11-07
慢性胃炎方(原名和胃合剂) 组成:苍术9克、神曲10克、制香附9克、木香9克、青黛3克、甘草3克。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出现脘部胀痛、暖气、吐水、消化不良、脉软无力、舌苔腻等用之多有效。加减:泛酸加瓦楞子、牡蛎;脘部嘈杂甚加黄连;胃酸缺乏加乌梅;胃滞留有震水音加白术、枳实;脘痛甚..
阅读:9987时间:2013-11-07
乳腺小叶增生又叫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一般多发生于中年妇女。症见乳房中肿块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质硬而光滑,活动好,经X线拍片等检查可确诊。由于此病属慢性疾患,如住医院治疗,不仅费时间,而且医药费用开支较多,倒不如采取家庭自疗的方法,既有效又省钱。本文介绍的验方,读者可根据各型的症..
阅读:9826时间:2013-11-07
不孕症、习惯性流产方(原名补天再造汤)组成:仙茅10克、仙灵脾15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炒白术10克、炒白芍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15克、生黄芪25克、金狗脊10克、山药15克。主治:不孕症、习惯性流产;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凡脾肾阳虚服之有效。指征:头昏肢怠、腰酸乏力、..
阅读:9889时间:2013-11-07
慢性气管炎、眩晕方(原名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15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主治:眩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膀胱炎、心律不齐、短气、胃下垂、内分泌失调之干渴、慢性肾炎、血尿、神经性耳聋、视神经乳头水肿、鞘膜积液等。以本方为主加味,都有一定效果。指征:大便稀烂、心悸、..
阅读:9602时间:2013-11-07
尿路感染方(原名荔枝草合剂)组成:荔枝草30克、六月雪30克、车前草30克等4味药。主治:急慢性尿路感染必用,有时也用于前列腺炎及慢性肾炎湿热型。指征:尿频急痛、小腹坠胀、灼热感或大便干结、口干苦、发热、尿深黄、血尿、腰痛;尿常规可见脓细胞、红细胞或尿中段培养阳性。禁忌:孕妇慎用,但..
阅读:9497时间:2013-11-07
肝炎方(原名五蚕降酶胶囊)组成:五味子粉1克,僵蚕粉1克,蝉衣粉0.5克。以上为1次量,每日3次,温开水送吞。30~60天为1疗程。主治: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者,有保肝降酶作用。指征:在中药汤剂辨证施治的同时,辅以本方治疗,降酶作用快,症状改善迅速,降酶有效率达90%左..
阅读:9490时间:2013-11-07
颈椎病方(原名葛根桂枝汤)组成:葛根2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10枚。主治:颈椎病所引起的头痛、项强、眩晕、反复落枕等。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必定有效。指征:颈椎摄片提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提示脑供血不足,辨证属于阳虚血痹、筋脉失荣者。禁忌:阴虚阳亢者禁用,否..
阅读:9546时间:2013-11-07
慢性结肠炎方(原名新参苓白术散)组成:党参20克、茯苓15克、白术8克、山药15克、木香8克、黄连4克、诃子8~10克、补骨脂12克、鸡内金10克、当归8~10克。主治:慢性结肠炎必用,效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亦用(加蒲黄炭、白芨疗效好)。指征:每在进食生冷油腻及气候变化时易泄泻,小腹隐痛、..
阅读:9448时间:2013-11-07
不孕症方(原名归紫汤)组成: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香附10克、菟丝子10克、何首乌10克、紫河车10克、仙灵脾10克、肉苁蓉10克、益母草10克、破故纸10克、甘草3克。主治: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不孕症。指征:月经不调、经闭、不孕、腰酸、小便偏多、倦怠无力。禁忌:脾虚气滞,不宜服本方。 ..
阅读:9525时间:2013-11-0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一些社交场合,是少不了酒;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举杯同庆。有的人不知节制,只图快乐,大量饮酒,一醉方休,因而造成酒精中毒,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胡言乱语等脑损害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幻听幻觉,伤人事故等!里介绍一些适合于家庭使..
阅读:9497时间:2013-11-07
处方:公丁香10~15粒。用法:将上药细嚼,嚼时有大量的唾液分泌,切勿将其吐出,应慢慢咽下,待药味尽,将药渣吞服。半小时如无效,可再用2~3次。用后以温开水漱口。忌用凉水漱口及进食生冷之品。疗效:治疗呃逆185例,5~20分钟止呃者170例,半小时止呃者15例。 ..
阅读:9553时间:2013-11-07
处方:五倍子粉5克。用法:将上药用温水调成厚糊状,敷神阙穴(即肚脐眼),也可敷涌泉穴,用纱布覆盖,每天换1次。连续敷药3天仍无效者,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疗效:治疗盗汗、自汗60例(在用本方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止汗药物),均有效。其中25例3天内止汗,26例3天内出汗减少2/3,9例3天内出汗减少1/3..
阅读:9553时间:2013-11-07
处方:五倍子15克,白芷10克。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醋及水各等分,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敷3~5日。疗效:治疗早泄39例,经用药2~6日后,均病愈。 ..
阅读:9476时间:2013-11-07
从医数十年,越来越体会到,有不少疾病如果能及时在家庭自疗,就不必上医院。对身体健康、工作、经济都有积极的意义。以下介绍作者运用自拟“九味家安汤”加减治疗9种常见病。若读者能够掌握运用,可收药到病除之效。一、治疗痔疮槐花12克,地榆12克,生地15克,当归6克,黄芩10克,赤芍9..
阅读:9420时间:2013-11-07
处方:金银花、菊花各24~30克。加减若头晕明显者,加桑叶12克;若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24~30克。用法:本方为1日剂量。每日分4次,每次用沸滚开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冲泡2次弃掉另换。可连服3~4周或长时间。疗效:治疗高血压41例(其中单纯高血压病27例,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14例)。服药3~7..
阅读:9490时间:2013-11-07
玉屏风散 出处:《医方类聚》 本方由黄耆、白术、防风、加生姜组成。用于表虚卫阳不固所致之恶风自汗,面色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软;及体虚易感风寒者。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屏风”,为室内陈设而作为挡风或遮蔽的用具。本方补散兼施,通过补益肺气,增强卫外功能,使表固..
阅读:9504时间:2013-11-07
左金丸 出处:《丹溪心法》 本方由姜黄连、吴茱萸二味药物组成。用于肝经火旺所致之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功。 唐容川云:“病左胁痛,及呕酸苦者,肝火也。以金平木,清火生金,其理至妙。”(《血证论》)吴鹤皋云:“左..
阅读:9490时间:2013-11-07
孔圣枕中丹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龟板、龙骨、远志、菖蒲四味蜜丸,黄酒送服。用于心血虚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有补心、安神、益智之功。 “孔圣”,指孔子,封建统治者尊他为“圣人”;“枕中”,古时枕形箱箧,中可储物。本方取龟(版)..
阅读:9490时间:2013-11-07
六一散 出处:《伤寒直格》 本方由滑石、甘草二味药物组成。用于感受暑湿之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亦治膀胱湿热所致的小便赤涩淋痛,以及砂淋等症。有清暑利湿之功。 “六一”,指原方中药物用量;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以数而名之。又名天水散,汪昂曰:“其数六一..
阅读:9385时间:2013-11-07
手拈散 出处:《丹溪心法》 本方由延胡索、五灵脂、草果、没药等四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每用 6 克,酒调送服。用于治疗脘腹痞胀、心脾气痛之症。 有理气散瘀、温中止痛之效。 方中延胡索行气活血,长于止痛;五灵脂通利血脉,行血止痛,没药袪瘀止痛;草果理气散寒,故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脘腹疼痛..
阅读:9154时间:2013-11-07
升陷散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方由生黄耆、柴胡、知母、桔梗、升麻五种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等症。有补中益气、升提举陷之功。 著名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认为:胸中呼吸之气谓之“大气”。大气升则呼吸调匀,人体..
阅读:9224时间:2013-11-07
升阳益胃汤 出处:《脾胃论》 本方由黄耆、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等组成,加姜、枣水煎服。用于脾胃虚弱之怠惰嗜卧、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等症。有升阳益胃之功。 本方为李东垣治疗劳倦伤脾、温热中阻、营卫不和的名方..
阅读:9490时间:2013-11-07
水陆二仙丹 出处:《洪氏经验集》 本方由芡实末、金樱子膏制为小丸,盐汤送服。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有益肾滋阴、收敛固摄之功。 “水陆”,指两药生长环境,芡实生长在水中,而金樱子则长于山上,一在水而一在陆。“仙”,谓本..
阅读:9133时间:2013-11-07
老姜末3克。米汤送服。橘皮15克,红枣7枚(去核捣烂),生姜9克。水煎服。鲜佛手12~15克(干品6克)。开水冲泡服。田七粉1.5克。每日2~3次,凉开水送服。治气滞库瘀胃痛。莱服子(即萝卜子)50克。水煎服。治伤食引起的胃痛。黄瓜蔸藤1把。水煎取浓汁1碗,于胃痛时服。高良姜末0.9克。米汤送下。..
阅读:9483时间:2013-11-07
灯心草1把。水煎。睡前代茶饮。酸枣仁60克炒熟,水研取汁,下米12克煮粥。空腹服。啤酒花3克,泡水当茶饮。夜交藤60克,大枣60克。水煎服。半夏10克,糯米30克。水煎服。连服3剂。生百合6~9克,蜂蜜1~2匙,拌合蒸熟,睡前服。 ..
阅读:9441时间:2013-11-07
生山楂30克,沏水代茶饮。黑木耳15~30克,洗净炖汤服。野菊花30~50克。水煎服。连服1~2周。何首乌30克。水煎服。连服1~2周。虎杖20~30克。水煎服。连服1~2周。大黄粉0.25克。每日3~4次,吞服。
阅读:9371时间: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