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2015-09-18阅读:901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理病因,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从临床、病理、流行病学3方面进行探讨,有如下几种学说:

感染因素:

1.链球菌感染 如本病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体抗体及T蛋白抗体阳性率约占30%,而对照组为阴性。从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提取精制的多肽糖苷作抗原致敏血细胞凝集反应,本病滴度较风湿热、猩红热为高。应用溶血性链球菌菌体提取物作植物血凝素试验,其效价也升高。新近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毒素产物和致热源外毒素的新克隆研究表明,溶血性链球菌可能为本病的病因。

2.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感染 从皮疹部位活检标本中发现立克次体和沙眼衣原体,因此提出可能与本病有关,已从血液中成功地分离出立克次体。

3.病毒感染 如发病前常有EB病毒、腺病毒、人类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也有人在种痘或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发生本病。对患者咽拭子、粪便等行细胞病毒分离,发现阳性者有人类疱疹病毒4型、腺病毒3型、柯萨奇病毒B3、B4型、艾柯病毒11型、单纯疱疹病毒和肝炎病毒等,但对本病的特异性病毒,尚未分离成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发病机制

免疫异常因素:免疫病理学研究发现,免疫异常参与本病的发病机制,并与HLA-BW51有关。本病急性期在受累部位发现有多形核粒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补体。

1.本病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清IgE有显著差异,通常初期显著升高,随着病情缓解又逐渐下降。本病所表现的硬性水肿系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认为与Ⅰ型变态反应即IgE介导反应有关。由于组织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等生物效应。

2.免疫复合物的作用主要为参与系统性动脉炎的发生。该种动脉炎与Arthus反应相似,即接近抗体过剩的急性血清病反应。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沿血管壁激活补体引起连锁式炎症反应而造成血管病变,尤其是小儿免疫器官发育未完善,不能充分截留清除免疫复合物,因而更易发病。

3.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发现:心肌、肾动脉及淋巴结小动脉内膜等处,均有IgG存在。滨岛报告在冠状动脉变处有抗人白蛋白抗体、抗纤维蛋白荧光抗体,抗人IgG抗体荧光反应明显增强。同时发现在心肌有抗人IgG抗体,从而提示免疫复合物沉淀参与血管炎的致病过程。这些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及吸引白细胞向免疫复合物沉积处定向游走,并聚集于沉积部位,释放出溶酶体酶和各种水解酶引起炎症反应,因而可使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血管及其邻近组织发生坏死。

4.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可测到ANCA和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病。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瘤。急性期可有中等动脉(如冠状动脉、肾叶间动脉等)的血管炎。血管炎以急性炎症为特征,可持续7周左右,不一定伴有纤维素样坏死。血管炎的病程可分为4期,第1期为起病最初2周内,微血管(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动脉及静脉有血管周围炎,继而累及大中等动脉的内膜、外膜和血管周围,呈现水肿,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第2期大约在病后第2周开始,约持续2周。它以微血管的炎症减轻为特征。在中等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瘤和狭窄。有水肿,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多,肉芽肿形成。第3期为起病后第4~7周,微血管的炎症与中等动脉内肉芽肿形成都进一步减轻。7~8周后就进入第4期,在这一期中等动脉瘢痕形成、内膜增厚,有动脉瘤和狭窄。心脏和髂动脉等大中动脉的血管炎更为常见,有时在其他动脉,如肠系膜及肾动脉可见动脉瘤。血管炎也可见于心脏、皮肤、肾脏和舌部的动静脉。心肌炎、心内膜炎、胆管炎、胰腺炎、涎腺炎、脑膜炎和淋巴腺炎也可见到。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