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胎漏怎样治疗?
2015-09-18阅读:1000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胎漏的治疗方法,治疗胎漏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胎漏应该吃什么药。

胎漏怎么治疗?

一、中医

1、激经:又称“妊娠经来”、“垢胎”、“盛胎”。二者鉴别要点在于:胎漏之下血乃非时而下,并伴有全身症状;而激经之下血则应其经期而至,多为血盛之妇有之,无损于胎,随胎儿之渐长,血可自止,无需投药。

2、妊娠卒然下血;此病之下血为孕妇不觉。忽然暴下,血量多,如崩如败,俗称“妊娠血崩”。其出血时间以妊娠后期为多,产科之前置胎盘出血,类于此。是与胎漏之滴沥下血所不同,其鉴别要点,如《陈素庵妇科补解·胎前杂证门》所说:“……要在卒然二字,卒然者,孕妇不觉血来迅速,非寻常漏胎比也。”

3、胎动不安:可由胎漏发展而来。妊娠后阴道下血的同时。必有腹痛下坠,或伴腰痛。二者之区别,诚如《胎产心法》析说: “胎动胎漏,皆能下血,胎动腹痛,胎漏腹不痛。”

4、胎死不下:是指胎死于母腹,历久不能自行产出者而言。本病若发生于妊娠早期,因有阴道少量下血,与胎漏易于混淆。二看之转归可截然不同,故其治亦可迥然相异,临诊不可不辨。胎死不下可发生于妊娠各期,除阴道下血外,可见乳房胀感消失、柔软、或缩小,腹部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若胎死过久,尚可出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小腹下坠;口出恶臭,舌质紫暗,脉涩等症。“B”型超声显像。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与胎漏即可区别。

5、胎堕难留:常由胎漏、胎动不安发展而来,其临床表现特点:血量如同或超过经行血 量,腰腹痛坠已阵阵加刷,加行妇科检查,可见宫口开大,或见羊水流出,或见胎膜组织堵于宫口。此与胎漏之少量出血,腹不痛,即可鉴别。胎漏之治,可止血安胎;胎堕难留者,当以下其胎为妥。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所云:“如腹痛多血,腰酸下坠,势有难留者,无如决津煎、五物煎,助其血而落之,最为妥善”。

6、妊娠尿血:指妊娠期尿中带血而无疼痛者。二者均为无痛性出血。然其病位不同,妊娠尿血之病位在膀胱,血自尿道排出;胎漏之病位在胞宫,血从阴道而下,当详辨之。

7、妊娠肠风下帆:此病多发生于妊娠五六月时,忽然便血。肠风下血迁延不愈,亦能损胎,故与胎漏之损胎易混淆,惟肠风者,因风邪伤于肠胃,血出后阴;胎漏者冲任不固,血出前阴,察此可资鉴别。

辨证时要根据阴道流血的量、色、质及其兼症、舌脉等综合分析始能确诊。治疗大法以止血安胎为主,并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采用补肾、益气、清热等法。遣方用药时不宜过用滋腻、温燥、苦寒之品,以免影响气血的生化与运行,有碍胎儿发育。

一、肾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证候分析:肾气虚冲任不固,血海不藏,故孕后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肾虚髓海不足,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肾虚气化失常,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固冲,止血安胎。

方药举例: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艾叶炭。

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桑寄生、续断固肾壮腰以系胎;阿胶、艾叶炭养血止血安胎。全方重在补益肾气,固摄冲任,肾气足则冲任固而胎漏自止。兼气虚下坠甚者,酌加党参、黄芪益气安胎。

1、气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红,质稀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面色胱白,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证候分析:气虚冲任不固,摄血无力,因而阴道不时少量下血;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血色淡红而质稀薄;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气虚阳气不布,故面色觥白。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为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固下益气汤(《临证指南医案》)。

人参、白术、熟地、阿胶、白芍、炙甘草、砂仁、艾叶炭

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固摄冲任;熟地、白芍补血以濡养胎元;阿胶、艾叶炭养血止血安胎;砂仁理气安胎,且使补而不滞

。全方有益气养血,固冲止血之效。

三、血热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下血,色深红或鲜红,质稠,心烦少寐,口渴饮冷,溲黄便结,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邪热内盛,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阴道下血而色深红或鲜红,质稠;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热伤津液,故口渴饮冷,溲黄

便结;热邪上扰,故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也为邪热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加味阿胶汤(《医宗金鉴》)去当归。

阿胶、艾叶、生地、白芍、当归、杜仲、白术、黑栀子、侧柏叶、黄芩

方中黑栀子、侧柏叶、黄芩清热止血安胎;生地、白芍养血凉血安胎;杜仲、白术补肾健脾以固胎;阿胶、艾叶养血止血安胎。全方有清.

小编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胎漏怎么治疗,胎漏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胎漏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小编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胎漏”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