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应该做哪些
2015-09-18阅读:911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如何诊断鉴别,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CT造影增强扫描、大生化检查、胸部平片、放射性核素肾扫描

一、检查:

1.血液学检查:早期患者血象多正常,若继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肿瘤累及骨髓可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9%~16%的患者可出现白血病转化,常见于弥漫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及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等。

2.生化检查:可有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单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以上改变常可作为肿瘤负荷及病情检测指标。

3.免疫学表型检测: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或流式细胞术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学表型检测,可用于NHL的鉴别诊断、诊断和分型。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物包括CD45(白细胞共同抗原)用于鉴定其白细胞来源,阳性率70%~80%;CD19、CD20、CD22、CD45RA、CD5、CD10、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及λ等用于鉴定B淋巴细胞表型,阳性率约90%;CD2、CD3、CD5、CD7、CD45RO、CD4、CD8等鉴定T淋巴细胞表型,阳性率约90%;CD34及TdT常见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表型。CD30和CD56分别用于识别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NK细胞淋巴瘤。

4.细胞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9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存在非随机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常见为染色体易位、部分缺失和扩增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同类型多有各自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发生于单一亲本细胞的单克隆恶性增殖,瘤细胞的基因重排高度一致。而正常淋巴组织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呈多克隆性,因此可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基因标志。IgH基因重排常作为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标志,TCRγ或TCRβ基因重排常作为T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标志,阳性率均可达70%~80%。细胞遗传学及基因标志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及评估预后。应用PCR技术检测单克隆性基因重排具有高度敏感性,临床可用于肿瘤微小病灶的检测。

5.淋巴结活检:有利于病理诊断。

6.放射线检查:所有病人都应拍X线胸部正侧位片,如胸片发现异常或可疑应进一步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腹部或盆腔肿块应做腹部CT。放射性核素67Ga扫描对于评估治疗反应很有用。磁共振(MRI)可确定其他部位的异常发现。淋巴瘤累及Waldeyer环常与胃肠道淋巴瘤有关,同样胃肠道淋巴瘤也常累及Waldeyer环。对于有Waldeyer环累及的病人以及有消化道症状和体征者均应做消化道钡餐造影。

7.超声波检查:B超能协助确定肝脾肿大,也能发现肝脾组织中的肿瘤性结节,但无法发现弥漫性浸润。B超可以帮助发现后腹膜、腹主动脉旁的肿大淋巴结。

以上是对于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易混淆疾病。

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如何鉴别?

一、鉴别

本病应注意与淋巴结结核(常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表现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局部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转移癌、结节病、巨大淋巴结增生以及舍格伦综合征等鉴别;胃肠道淋巴瘤应注意与胃肠道癌鉴别;累及纵隔淋巴结应注意与肺癌及胸腺瘤鉴别;也需与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霍奇金淋巴瘤等造血系统肿瘤鉴别。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