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老年人尿崩症应该如何预防?
2015-12-04阅读:928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尿崩症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以及老年人尿崩症应该如何护理,老年人尿崩症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老年人尿崩症

一、预防

尿崩症的预防工作可以分为3级。

1、一级预防 避免尿崩症的发病。各类尿崩症发病原因不同,针对其病因,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对于避免或减少尿崩症的发病,不无益处。如对于精神疾病、神经官能症者,加强护理,限制每天饮水量,量出为入,可以防止尿崩症的发生。对于低血钾、高血钙、糖尿病、肾盂肾炎等疾病,及早采取有效治疗,也可以作为预防肾性尿崩症发生的一种尝试。有的肾性尿崩症是由药物引起的,权衡利弊,减量用药或停用药物,也可预防尿崩症的发生。积极控制结核、梅毒、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头部外伤的发生,可以减少诱发尿崩症的机会。

2、二级预防 及早发现尿崩症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实际工作中,中枢性尿崩症最多见,其中90%以上为特发性、手术或外伤后及颅内占位性病变或浸润性疾病,故对于脑部手术、脑外伤、脑肿瘤患者,应定期随访检查,以早期发现尿崩症。定期随访有尿崩症家族史者,及早发现并诊治多尿、多饮患者,均可以做到尿崩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3、三级预防 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尿崩症者长期多尿,可有膀胱扩张,输尿管、肾盂积水。部分患者因限制饮水或渴感缺乏,可以发生脱水、中枢神经系统损坏。因垂体-下丘脑肿瘤或浸润性病变而发生尿崩症的病人,除了脱水外,尚有腺垂体功能减退、肿瘤压迫症状、颅内压增高等,病死率高。尿崩症合并垂体前叶机能减退时,常可因感染、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中暑、手术、外伤、麻醉、酗酒及服用镇静安眠药、降糖药而诱发垂体危象。出现体温异常(高体温或低体温),低血糖,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水中毒等。严重者还可发生昏迷和惊厥症状,危及生命。故早期发现尿崩症及早抗利尿治疗、治疗原发病、治疗各种并发病,控制各种诱发因素,可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4、社区干预 在社区中,加强尿崩症的宣传及教育,加强尿崩症的普查,可以及早发现尿崩症。在社区医疗中,通过对尿崩症病因的了解,可以看出习惯性多饮、脑部外伤及肿瘤或浸润性疾病、手术、感染性疾病、影响肾小管功能的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可以导致尿崩症的发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早发现可疑尿崩症病人,通过测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比重,可以基本诊断尿崩症,必要时指导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可以进一步判定尿崩症的类型、病因。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水指导,嘱其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可防止尿崩症的发生。另外,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头外伤的发生,积极控制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也可以预防尿崩症的发生。对肿瘤如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可缓解尿崩症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对于尿崩症的患者,指导用药,及时纠正脱水,防止发生水中毒、感染等,可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为进一步到上级医院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老年人尿崩症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老年人尿崩症的护理方法,老年人尿崩症的常见护理措施。

老年人尿崩症常见护理方法

一、护理

1、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2、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和含盐过高的食品及烟酒。因为这些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兴奋大脑口渴中枢;并且易助火生热,化燥伤阴,加重本病烦渴等症状。

3、忌饮茶叶与咖啡。茶叶和咖啡中含有茶碱和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肾及周围血管,而起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病情加重。

4、患者夜间多尿,白天容易疲倦,要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息。

5、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老年人尿崩症,老年人尿崩症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老年人尿崩症”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