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如何补肾,补肾吃什么
2017-01-20阅读:987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肾部有什么穴位
二、补肾的食物
三、肾部的调养

肾部有什么穴位

1、肾部有什么穴位

1.1、揉丹田,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五十至六十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1.2、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五十至六十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1.3、按摩鸣天鼓,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肾部有什么穴位

1.4、涌泉穴所谓的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无法替代的穴位。涌泉穴位于脚底的中线前的三分之一的交点处,就是当脚屈趾时,脚底出现凹陷的地方。

其实保养肾部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比如说按摩自己的涌泉穴的,这是大多数人们都知道的一个穴位,涌泉穴就是在我们脚部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泡脚的方法去达到按摩的效果,而且如果是经常按摩这个穴位的话对于我们身体当中的很多器官都是有一定的保养效果的,所以就一举两得。

2、肾的简介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肾脏的一侧有一凹陷,叫做肾门,它是肾静脉、肾动脉出入 肾脏以及输尿管与肾脏连接的部位。

3、肾的基本功能

3.1、尿的生成。血液流经肾脏,其中的除细胞与大分子蛋白外的大部分血浆成分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及足细胞裂孔膜构成的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在流经不同节段肾小管的过程中通过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最终形成终尿,汇入肾盂,排出体外。

3.2、排泄代谢产物。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代谢废物——包括以尿素氮、肌酐、尿酸等为代表的一百余种代谢废物和毒性物质,通过血液进入肾脏,经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

3.3、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及体液酸碱平衡。在肾脏,血液中的水和电解质通过肾小球滤入原尿;原尿中的水和电解质在流经不同节段肾小管时以不同的比例被重吸收,同时部分电解质将被分泌入管腔。通过肾脏的尿浓缩与稀释过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的平衡,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补肾的食物

1、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肾部有什么穴位

2、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3、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4、牛骨髓,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

肾部的调养

1、改善肾虚症状,并且有助于排出身体多余的水分以及毒素。

肾部有什么穴位

2、全方位调节各个内脏器官的功能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力,增强抵当力。

3、保持健康的生理、缓解紧张状态及压力,奋发心情、提高决定信念。

4、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身体各个脏腑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是人体气的底子,对各个脏腑起着里温煦、生化的效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