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感冒嗓子疼,感冒
2017-02-10阅读:974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感冒嗓子疼头疼耳朵疼按什么穴位
二、感冒的病因
三、感冒的饮食禁忌

感冒嗓子疼头疼耳朵疼按什么穴位

1、感冒嗓子疼头疼耳朵疼按什么穴位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感冒嗓子疼头疼耳朵疼按什么穴位

2、感冒的症状

感冒的症状主要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喉咙痛等。但是不同的感冒类型有不同的主要症状表现:

普通感冒:打喷嚏常见,但不是特异性的症状、喉咙痛、鼻塞非常常见,有轻微的疼痛、乏力、有痰,其余像头痛、发热、发冷这样的症状倒不常见,另外还带有轻微的胸部不适等症状,病情发展较慢,全身症状较轻。

流行性感冒:最为显着的就是打喷嚏,所产生的飞沫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头痛、发热、全身疼痛、胸部不适、乏力都是较为严重的症状,喉咙痛、发冷、咳嗽不常见,还几乎没痰,病情发展迅速,全身症状严重,可持续两周或更长的时间。

风寒感冒:后脑强痛、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怕寒怕风,通常要多穿衣服暖和才自觉舒服,流清涕,白色或者稍微带点黄,舌无苔或薄白苔。

风热感冒:喉咙痛、通常在感冒其他症状出现之前就痛。流浓涕,通常黄色或带黑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另外还有身热、口渴、心烦等症状。

3、治疗感冒的偏方

3.1、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3.2、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其它菜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3.3、盐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3.4、冷水浴面: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3.5、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感冒的病因

感冒嗓子疼头疼耳朵疼按什么穴位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

感冒的饮食禁忌

感冒嗓子疼头疼耳朵疼按什么穴位

凡感冒期间,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忌吃一切滋补、油腻、酸涩食物,诸如猪肉、鸭肉、鸡肉、羊内、糯米饭、黄芪、黄精、麦冬、人参、胎盘、阿胶各种海鱼、虾子、螃蟹、龙眼肉、石榴、乌梅、以及各种粘糯的甜点食品。

风寒感冒者还要忌吃上述的寒凉性食品,如柿子、柿饼、豆腐、绿豆芽、田螺、螺蛳、蚌肉、蚬肉、生萝卜、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梨、生冷荸荠、罗汉果、冷茶、菊花脑、薄荷、金银花、白菊花、胖大海。

风热感冒者还应忌食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虫夏草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